摘要:盡管從功能上來看,中職院校更側重于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與輸出,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化,社會在高質量發(fā)展環(huán)境下,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來注入發(fā)展活力與動力。而所謂高素質人才,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能型人才,而是對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素養(yǎng)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的雙優(yōu)型人才。基于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積極搭建體驗平臺,創(chuàng)造體驗機會,利用體驗式教學法將道德觀念厚植于學生心中,在提升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同時打好學生的道德基礎。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中職德育;教學運用
前言: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民族復興大興輸出更多高質量人才。尤其當前我國正處于新的發(fā)展階段,新興技術的興起與應用給各行各業(yè)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而行業(yè)的進步與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因此,中職院校要深入開展德育教學,通過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實踐中,加深對德育觀念的體驗,
培養(yǎng)學生成為專業(yè)技能過硬,思想品質高尚的高素質人才。
1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德育教學是一種思想上,意識上的引導,如果僅僅只是進行理論宣導,是無法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所以,要從德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的體驗,帶給學生觸動與思考,促使學生自覺自愿的踐行德育理念,規(guī)范個人的言行舉止,成長為新時代的建設人才。在中職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在專業(yè)教學中,還是實踐教學中,都是很好的滲透德育教育的良機,老師要積極的利用這些機會與渠道,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在培育學生專業(yè)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2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氛圍體驗
在中職教學中,德育教育應該貫穿專業(yè)教學的全過程,無論是在理論教學中,還是實踐教學中,老師要將相關的德育教育理念,全面滲透進專業(yè)課程中。同時,還要結合德育教育的特點,以及當前中職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特征,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德育教育來說,理論上更側重于一些理念的宣導,比如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等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學形式,很容易淪為講大道理,這對于青春期思維活躍,愛好新鮮事物的中職生而言,不免會覺得空洞與乏味,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德育教學中,要突出以生為本的主體性原則,利用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營造趣味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工具,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 結合當下學生愛追逐熱點的心理著手,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德育教育中,比如,即將舉辦的冬奧會,當前西安新一輪的疫情形勢,以及當前正在進行的太空探索活動,美國對我空間站的雙標行為等等。就這樣熱點事件展開一些討論。這些熱點問題不僅已經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而且自帶熱度,可以做為德育教育體驗式改革的良好切入點,通過創(chuàng)設“辯論式”“專題講座式”等課堂情境,來加強互動,一方面互動有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有話題、有討論,有質疑,以抗擊新冠為例,為什么我國與別國采取了不同防疫措施,各國采取這種措施所要保護的重點是什么?利用多種互動形式發(fā)動他們針對此事件積極進行假設、論證、并就方法積極的獻言建策,引發(fā)學生的參與和共鳴,并適時的引導學生透過表象分析實質,促使他們了解法律的基本框架,認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文明主旋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動搖。
2.2搭建合作平臺,讓學生在互動中體驗
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由學生來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重心也是如此,通過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感體驗,學習體驗背景下去深度的學習、思考與探索。在德育教學中,簡單的理念宣導也許能在短時間內能夠帶給學生一定的印象,但是會由于缺乏體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遺忘。所以,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平臺,通過學生的合作來深化德育教育,讓學生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比如,通過開展集體競賽活動來為學生搭建合作平臺,包括學習競賽與技能競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與競爭,一方面能夠加深同學間的深入交流,樹立共同的目標,共同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在這個過程中體驗互幫互助,堅持不懈的可貴精神,并將這種品質延續(xù)到后續(xù)的生活與學習中去。通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責任感,使命感與目標感。
2.3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要促進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除了方法之外,還需要渠道。所以,體驗式教學不必拘泥于課堂中,而是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來提升學生的體驗感。比如,鼓勵中職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建設,體驗一周或是一日的家長角色,來感受家長的不易與用心良苦,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比如,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比如志愿者活動,體驗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比如,組織開展紅色研學活動,深入革命根據(jù)地,參觀革命博物館,重走長征路,品嘗憶苦餐,感受革命的火熱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努力拼搏,為民族復興大興不斷學習,奮斗的目標。
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中職院校要將培育學生的學科素質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來開展,尤其是德育教學,關系到學生品質的養(yǎng)成,更加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德育教學理念與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根據(jù)教學內容與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積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育模式,以更貼近當下中職學生思維與行為方式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宏偉.淺談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 2020(000),011:218-219.
作者簡介:姓名:鄭海軍,出生年月:1979年7月,性別:男,籍貫:廣東普寧,民族:漢族,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美術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單位:廣東省普寧職業(yè)技術學校,郵編:51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