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照昆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教育與心理學的緊密結合助力教育發(fā)展,不斷地提升教育所具有的效率。在初中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中,加以心理學相關知識的講授以及利用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程度,養(yǎng)成更加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助力課程效果更好的開展,使學生在課程上的自律性得以提升。本文將深入分析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授課過程當中更好地滲透積極心理學,旨在不斷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所具有的教學效率,助力學生全面綜合的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心理學;自律性
引言:
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一些問題行為,這些問題行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學生所具有的自律性不強。究其原因,不僅僅包括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程度不高,同時還包括學生在心理上對課程的認知還存在偏差,使得學生對課程不重視,進而在課程上出現(xiàn)很多問題行為,影響課程的開展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教師應該合理地利用心理學將其融合在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之中,從心理層面對學生加以教育,使學生樹立更加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所具有的自律性。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所具有的教育理念落后
在新時代當中各種事物的變化非常之快,但是在目前的生活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所具有的教學理念并沒有跟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會導致教師所開設的課堂與時代不符與學生的需求不符,進而學生沒有辦法被課程所吸引,無法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之中。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科目所具有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進而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很多問題行為。
(二)學校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
目前仍然有些學校過于注重學生文化課程的成績,而忽略了對于信息技術等課程的重視。但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信息技術對于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必備技能。由于學校對這門課程的忽視,學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于這門科目的資金投入,致使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備落后或者教學資源缺乏。并且學校也不會對相關教師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使得教師的思想以及教學方式也沒有辦法得到不斷的提升和改善。
(三)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自律性差
有很多學生仍然認為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必要性不強,認為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非常多、應用手機等設備非常熟練,已經(jīng)對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內容完全掌握。學生所具有的這種思想,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并沒有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由于學生所具有的這種消極心理,使得學生在上課時并不會將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教師講授的內容上,有些學生可能會在課上去完成其他科目的作業(yè),或者是在課上與其他學生相互交談等。
二、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培養(yǎng)學生自律性的相關策略
(一)以心理角度作為課程引入,調動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程度
在學生的信息技術課本當中,有許多素材可以與心理學知識相互融合。因此教師必須要深度分析課本,明確課本當中哪些內容可以與心理學相互融合,以這些融合作為課程的引入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進而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融入到課堂當中。
例如,在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課程的時候,教師在為學生介紹計算機時可以用艾倫圖靈的例子作為課程引入,可以通過相關視頻的播放來讓學生了解艾倫圖靈的故事。當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你從視頻當中看到了艾倫圖靈所具有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這個過程這么曲折,為什么艾倫圖靈還會一直堅持下去?”、“通過短片你能感受到信息技術對于人們生活的巨大影響嗎?”等,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對視頻當中的內容進行思考,讓學生去感悟艾倫圖靈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學生的思考,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艾倫圖靈的精神以及艾倫圖靈不屈不撓的意志,使學生的思想得到熏陶變得更加積極。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去思考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的改變,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實際生活的影響,讓學生明確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更高的自律性。
在設計這種引入課程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深入地把握所舉的例子是否對學生具有心理上的暗示和影響作用,不能僅僅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去設置例子。從心理層面為出發(fā)角度的引入課程的設置,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對該課程的熱情,同時還可以熏陶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從心底里認識到信息技術對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學習到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繼承。
(二)以“積極心理學”為主題為學生設置信息課程的作業(yè)
為了更好地在信息課程中滲透積極心理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與之相關的主題的課程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也可以受到感染和熏陶。
例如,學生在學習PPT設計和制作的相關模塊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心理健康伴我行——如何提高課堂上的自律性”為主題的PPT制作作業(yè),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會在網(wǎng)絡上以及其他渠道當中去搜集很多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資料和例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從例子和資料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進而從心理的層面上去建立起自己在課堂上的自律意識。在作業(yè)的設置過程當中,不僅僅鍛煉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也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從中受到感染和影響,實際上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學生在以后學習過程當中所具有的自律性。
在作業(yè)當中滲透積極心理學,能夠為課上的積極心理學的融入加以輔助,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更加良好的發(fā)展,屬于更加良好的學習意識,從而避免學生在課堂上產(chǎn)生問題行為,提升學生的自律性。
結束語
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之下,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發(fā)展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生在課堂上的自律性高低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滲透積極心理學,從心理層面去改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減少學生課堂上問題行為的發(fā)生,使學生的自律性得以培養(yǎng)和提升,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非常明顯的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金娜. 淺談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2021(2019-2):84-85.
[2]吳朱林. 淺談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