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才
摘要: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則是其中的核心。在閱讀上出了問題,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也會遇到困難,讀不懂教材或題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重視閱讀教學。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應該發(fā)生變化,不能將閱讀教學等同于“讀”,只要求學生能夠比較流利地讀下一篇文章,然后產(chǎn)生一些表面化的理解就可以了,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優(yōu)化閱讀內容,鍛煉閱讀思維和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策略;高效課堂構建
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即使小學生已經(jīng)進入了較高的年級,但畢竟年紀還相對較小,思維不夠成熟,自主性和自制力都不是很強。這些弱勢使得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閱讀的效率和效果都相對較低,而且很容易感到枯燥無聊。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下的自主空間比較少,學生的被動性較為明顯,會進一步放大小學生的弱勢。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理念的束縛,以小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能夠促進小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策略去改造小學語文閱讀課堂。
一、優(yōu)化閱讀內容
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幾年學習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能力上的增強是靠時間的積累完成的,整體上來看,有些學生的成長速度其實并不是很快,而且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即使是部分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內心中也認為閱讀是比較無聊的。換句話說,教師本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教學成果,學生可以有更加明顯的成長。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優(yōu)化閱讀內容,比如引入更多閱讀輔助材料,或者通過組織閱讀活動來創(chuàng)造更多與閱讀有關的內容形式。
例如,在閱讀《窮人》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過的類似新聞故事,讓學生搭配著閱讀,幫助學生透過時空的距離,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對主人公的贊美之情。而這些輔助閱讀材料與學生的生活更近,能夠提升學生閱讀時的真實感,也開拓了他們的眼界,豐富了閱讀課堂本身。又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首次通讀課文之后組織學生將課文經(jīng)過改編后表演出來。學生可以自由結組,然后自己決定怎樣給故事加入一些適合于表演的細節(jié)。每個小組的表演,都會成為其他學生廣義上的閱讀對象,同時也更加有趣。
二、鍛煉閱讀思維
鍛煉閱讀思維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所謂閱讀思維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對閱讀對象比較深入的思考,能夠較為靈活地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并能夠將閱讀收獲轉化為自身的認知。在這一領域,部分教師過去做得還不夠好。特別是在小學高年級,一些教師仍然將學生作為“小孩子”來看待,過于關注教學效率,總是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閱讀,如何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只會隨著教師的指揮棒行動。在這方面必須加以改變。
例如,《兩小兒辯日》是一篇小學生還不是很熟悉的文言文,而且在歷史上就有兩種解讀。一種認為這篇文章是對孔子的某種諷刺,另一種則認為是在反映孔子誠實的品格。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因為各自不同的知識儲備和性格特點而有不同的認識。教師要做的不是不顧學生的自主思考,直接告訴他們“標準答案”,而是要讓根據(jù)學生的理解將他們分為兩組,讓兩組之間互相討論,或者干脆組織一次小型的辯論會,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起來,以起到鍛煉的效果。
三、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保證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前提。而且對于高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即將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如果還不能夠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初中階段的學習一定會受到影響。而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方面,需要教師注重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喜歡閱讀課外書,而且“會”閱讀課外書。另外還要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溝通,請求家長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比較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學生需要時給予學生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家庭教育的具體行動上能夠與教師的閱讀教學形成相互配合。
例如,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對《少年閏土》表現(xiàn)出明顯興趣之后,可以向學生推薦更多魯迅先生的作品作為課外閱讀對象。不過因為魯迅先生的作品都有比較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內涵,與當時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有緊密關系,學生閱讀起來可能會遇到困難。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順暢,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組織閱讀分享活動,在分享中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另外,教師可以向家長推薦一些工具書或對魯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解讀資料,請家長在合適的時候提供給學生。
總體而言,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作用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為了打造出該領域的高效課堂,教師應該從時代需求與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fā)對閱讀教學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策略方法,提升對學生興趣、思維及習慣的關注度。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郭麗麗.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254.
[2]孫淑琴.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