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方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推進,語文作為語言類的學科,也是我們與世界交談的工具,已經(jīng)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高中時期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以及語言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教師應(yīng)著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本文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以人物描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例,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自主學習?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人物描寫
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一直是教學的關(guān)鍵,是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相對新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由于其與其他板塊相比而言較難,對于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的要求較高,如果學生缺乏寫作意識與自主學習意識,則很難提升學習效率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從細微之處入手,鼓勵學生自主觀察
人物形象最直觀的體現(xiàn)就是在外形方面,通常作者都會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衣著以及行為舉止的描寫來刻畫出豐滿的人物形象,給人以最直接的印象,而在小說閱讀的題目中出現(xiàn)最多的也是關(guān)于刻畫了怎樣的人物、表達了怎樣的主題等。在寫作時通常要注意從人物的外貌、行為、心理等方面細致觀察,以人物作為一個出發(fā)點,可以牽引出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整體基調(diào),通常都會通過人物表現(xiàn)出來,可以說能夠準確明了人物形象,對小說整體的把控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以《紅樓夢》選段《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為例,對劉姥姥進榮國府后由鄉(xiāng)野粗人的著裝到后來游園之時滿頭鮮花、錦衣加身的外貌變化來描寫,直觀地把人物的鮮活形象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尤其是身著綢緞華服的劉姥姥在大觀園內(nèi)游覽、用飯時的各種舉動,以及行酒令時的驚人之語,細節(jié)之處都活脫脫地把一個大巧若拙、丑中蘊美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學生在解析時要通過她的外形變化和行為舉止來牽引出大觀園極盡奢華的場面,這樣小說的整體主旨隱現(xiàn)其中,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才能掌握解題的技巧。
生活本身就是一門藝術(shù),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是提高語文寫作能力的一個重點。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學生在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中去發(fā)現(xiàn)那些美麗的、美好的、感人的事物,這能夠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耙换ㄒ皇澜?,一葉一菩提”,不管是長在路邊墻縫里的小花,還是在一大片枯萎的草地里還能綠油油站立的小草都有其獨特的身姿,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對周圍多方面的觀察,如特征面貌、行為習慣等,找到他們的相同點和獨特的地方,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相關(guān)的素材,思考如何描寫才能讓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讓人在閱讀自己寫的文章時能把自己代入其中。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一些較為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模仿,然后使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自己的風格。
二、緊緊抓住人物形象,進行具體的描繪
寫作是一種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它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寫作的種類包括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讀后感等,每一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寫作技巧。其中寫人的作文是最重要的,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要求同學們學會描寫人物。小學作文只有把人物外貌簡單描述一下,語句通順即可,高中描寫人物的作文已經(jīng)上升了一個檔次,學生需要認真觀察,通過細致描繪把人物形象寫得生動具體,具有吸引力。
例如,讓學生回憶魯迅的經(jīng)典文章,鼓勵學生借鑒經(jīng)典文章的描寫手法,如初中階段學過的《藤野先生》,文章中有很多地方描寫了藤野先生的形象,作者簡簡單單幾筆就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治學嚴謹、認真負責的老師的形象。作者在寫藤野先生的時候,描繪了藤野先生的外貌是怎樣的、舉止是怎樣的,還有說話時的聲調(diào)是怎樣的,將一個學者的形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者用簡練的文字描寫了藤野先生,卻能讓讀者在頭腦中浮現(xiàn)藤野先生的形象,足以證明作者的寫作功底。我們當然達不到魯迅先生的造詣,所以我們在平時就要善于觀察,抓住人物的具體特征進行描繪。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在進行語文課文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作者在寫作時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這對寫作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在學習到對自己有用的寫作方法時,可以進行仿寫,把別人的寫作方法變成自己的,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情況了。
三、重點突出人物特點,刻畫人物精神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教材。語文教材是寫作的范本,語文課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雕細琢的優(yōu)秀文章,而且也是適用于本階段的文章。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領(lǐng)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幫助學生解讀文章結(jié)構(gòu)和寫作技巧。在學習寫人的文章時,教師要利用教材內(nèi)容,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文章寫得好,好在哪里?如果自己寫的話,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能不能抓住人物特點,表現(xiàn)人物精神?
例如,在學習“描寫自己父母”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讀一遍課文,然后讓學生自主找一找文中描寫母親形象的句子有哪些,在學生找到之后,教師要進行明確,指出學生找得對的地方和不對的地方。然后對于找得對的學生進行表揚,不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并順勢告訴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要想深刻地揭示人物性格精神,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學生只要掌握了這樣的信息,在以后的寫作中就能更上一層樓。另外,學完這篇文章后,學生關(guān)于寫人的手法就會更加深刻,為他們之后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以后再遇到寫人的作文時,學生就能用這個模式進行寫作。
四、巧妙運用環(huán)境烘托,塑造人物形象
語文的美感大概是那種意境蘊含深意的體現(xiàn),環(huán)境描寫大多是襯托人物心境以及情感變化的,一般小說都采用這種手法,也就是所謂交相輝映。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描寫這個環(huán)境烘托出人物怎么樣的心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去描寫人物形象。眾所周知,在小說敘述中,人物是要融入環(huán)境之中的,無論是故事背景的大環(huán)境,還是細致的景物描寫,通過隱射、烘托等手法,對塑造人物形象而言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以《水滸傳》名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為例,從開篇就可以看出主旨,人物是林沖,而后面的風雪則是環(huán)境烘托,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也可以看作是對人物的補充說明,從而引出故事情節(jié)。小說中對寒冷雪夜以及殘破山神廟的描寫,都是借外物來烘托主人公的心境,遭此境遇,加以外景的氣氛烘托,更加把人物形象突顯出來,也為后期人物性格轉(zhuǎn)折做鋪墊,此即所謂借景抒情、以景結(jié)情。而這里通常都是可以借用一定的慣性思維,如環(huán)境越是惡劣越是能襯托出人物以及故事背景的心酸,這是正面烘托;另一種情況就是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大觀園的盛況,結(jié)合人物分析達到的是盛極必衰的景象,這是側(cè)面烘托。寫作教學在高中語文階段對學生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邏輯能力,甚至是文學素養(yǎng)都有著極好的促進作用,若是能夠很好地運用,這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從寫作教學方面促使學生重拾對語文的興趣,使其就語文這一學科實施自主探究式學習,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寫作習慣,從源頭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結(jié)語
高中生在進行人物描寫時,要進行多方面觀察,通過不同的方面展現(xiàn)人物的特點。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指導,能夠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知道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刻畫人物。通過教師對人物描寫的指導,學生對人物描寫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就能寫出具體、生動、形象的人物了。
參考文獻:
[1]劉仙龍,崔紹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例析2019年全國Ⅰ卷作文兼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建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4):130-133.
[2]于英姿.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yīng)用[J].華夏教師,2019(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