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劍輝
摘要:科學技術對我國及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國家對科學教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小學當中開設了科學課程。在這一課程的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是同等重要的,畢竟科學技術最終要落實到實踐方面,所以教師應當注重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本文就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策略進行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低年級;學生活動
前言:
當前背景下,國家和社會需要更多優(yōu)秀的科學人才來促進社會的建設及國家的發(fā)展,在我國的小學教育階段就已經設置了科學課程??茖W是一門實踐性與綜合性都很強的學科,在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重視科學理論知識的教育,還要重視科學探究活動方面的教育。小學生科學基礎知識薄弱,好細心強,喜歡能夠動手操作的探究活動,但是也容易三分鐘熱度,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低年級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
一、探究性科學學習的概念
“科學探究”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1]科學探究性學習活動指的是以問題為導向,驅使學生在探究活動當中,開動腦筋,獨立思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的一種思維型探究學習活動,其內容和形式都具備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特點,能夠較好吸引學生自主參加。在探究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會提前告知探究主題,并提出先關問題,啟發(fā)學生根據活動內容來對思索問題的答案。
二、小學探究性科學活動組織過程存在的問題
1.內容太過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
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2]我們知道科學是非常復雜的一門學科,其中含有很多抽象的專業(yè)知識。如果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沒有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象的體現,那么學生就無法充分理解該活動的主體,也無法憑借自身的探索能力來尋找出問題的答案。目前,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在組織探究性活動的過程中,設計的主題,及提出的問題都距離學生的生活較為遙遠,不利于學生對活動主題及問題的理解探索,導致探索活動實效性教低。
2.學生對探究活動興趣不足
小學生具有模仿能力強,思維能力弱的特點,教師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單一的探究活動是無法滿足學生需求,也無法吸引學生興趣的。目前,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會習慣性的采用單一的方式或枯燥的內容來開展探究活動,由于活動缺乏趣味性、多元性,所以學生對探究活動興趣不足。
三、如何有效開展科學研究活動
1.使探究內容更加具象化
由于探究活動的開放性、干擾因素、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點等原因,要想在40分鐘時間里,通過探究活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并非易事。[3]小學科學課程包含很多不同的科學知識,由于小學生基礎一般,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也都較弱,因此對于其中較為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有很大難度,教師在組織探究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活動主題或問題太過抽象化,要從學生熟悉的角度出發(fā),來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呈現。例如在教授《溶解》這一科學現象時,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來向學生解釋溶解這一現象。小學生對于溶解概念并不十分清晰,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演示,來使學生對溶解現象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將一塊冰放到熱水里面,這時冰塊迅速變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然后提出問題:“冰塊怎么了?”這時部分學生已經知冰塊發(fā)生了溶解現象,部分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此現象,教師可以趁機向學生解釋“冰塊發(fā)生了溶解。”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對溶解這一現象有了清晰的認知。
2.分組進行探究活動
分組學習法是現代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的特點是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就某主題或問題進行自由的探討和交流,在此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交流能力、思維能力及合作能力。教師在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時,可以按照學生的特點及層次進行可續(xù)的分組,如每組中都應該包括不同思維模式、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以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補。當然,根據探究活動主體不同,教師也可以對分組情況進行調整,如可以利用自由分組模式、區(qū)域分組模式、同質分組模式及異質分組模式等,通過變化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研究欲望,加強其探究能力。
3.增加探究方法的巧妙性
要想讓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獲得實質性的提高,就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探究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探究驗證科學原理,提升科學實踐。一般來講科學探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實驗操作、數據調查、測量統(tǒng)計與感官觀察等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探究主題的不同,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探索技巧進行探索。例如在教授《螞蟻》這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感官觀察的方法進行探究;在教授《我們的營養(yǎng)》這一課時,則需要采取實驗操作的方法來獲得答案;在學習《水溫的變化》這一課時,就需要借助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等等,只有用對探究方法,才能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取得實質性的進步。
結語:
小學科學課程越來越受到,提升學生的科學意識、科學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科學學習來說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究教學時,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意識,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探究活動教學,提升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蔡永梅.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活動”的組織策略[J]. 當代教育科學, 2010(20):63-64.
[2]徐燕. 探究讓科學課堂洋溢生命活力——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組織策略有效性的研究[J]. 新課程(小學版), 2012, 000(001):49-49.
[3]宋淑英.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探究活動的有效組織策略淺析[J]. 新課程(小學版), 2014, 000(01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