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佳
摘要:與初中物理課程相比,高中物理課程具有更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和更深層次的物理知識。許多學生普遍覺得學習困難,而教師覺得教學困難。如果初中與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將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在此基礎(chǔ)上,本文從深入學習物理教材、整合和轉(zhuǎn)化新舊知識、調(diào)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等方面對初中、高中物理銜接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guān)鍵詞:物理教學;初高中銜接;學習方法
高中新生剛剛進入高中,對高中生活和學習有很高的期望。然而,許多大一新生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在物理學習上存在差距。與初中相比,他們的物理成績可能“直線下降”,感覺“理解,不會做,不會參加考試”。這是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的共同問題。高中物理中的機械知識不僅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也是高中物理的難點。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高中物理的學習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
一、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分析
(一)認知水平不同
經(jīng)過兩年的物理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經(jīng)驗,但往往表現(xiàn)出他們可以主動觀察,但自己觀察結(jié)果的準確性還不夠。盡管他們有理解和記憶的能力,但他們?nèi)蕴幱谠缙陔A段,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經(jīng)驗的。例如,高中物理運動學包含很多抽象和公式,向量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復雜。物理知識需要大量的思考,對新生來說自然很難。
(二)教材的側(cè)重點不同
高中物理教材與初中物理教材在學習重點上存在較大差異。中學物理學習強調(diào)實驗,引導學生思考,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然而,高中物理主要側(cè)重于解釋知識,大大增加了知識和信息的量,使得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更少。初中物理學習沒有涉及太深的理論內(nèi)容,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教師沒有注意與高中物理課程的銜接。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感到不適,導致初中物理學習不能順利銜接的問題。
二、加強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方法
(一)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認真學習教材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者的思想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越來越重視中學物理教學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并積極開展銜接工作,但最終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教師只參考高中物理教材,忽視初中物理教材的研究,初中物理教學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不夠順暢。因此,為了實現(xiàn)初中物理教學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教師不僅需要對高中物理教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初中物理教材的特點,加以總結(jié),資料將列出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教學的異同點,尋找最合適的切入點,突破凝聚點,最終搭建起中學物理與高中物理知識之間的橋梁,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比如,在《力和力的平衡》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習初中的能力,然后進行合理的發(fā)展和延伸,用中學的力學習知識,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并促進學生明確理解初中物理知識與高中物理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二)消除學生的恐懼,讓學生重拾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學得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害怕。他們認為高中物理太抽象,太邏輯。它們根本不是高中物理的“材料”。他們對紀律和自己缺乏信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尋找突破口,并將毒品運用到案例中。我們可以先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異同,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敢于挑戰(zhàn)自己,讓他們攀登高峰。此外,在高中物理知識的教學中,應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做好知識的吸收和適應。只有學生有信心,他們才會對這門學科感興趣,我們才能成功地做好初中到高中的物理教學。
(三)注重學生的建模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建模能力的差異和層次性。高中新課程標準把建模能力放在科學思維的首位。教師注重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有利于實現(xiàn)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也有利于降低中學物理水平。物理模型的建立是將復雜的物理過程抽象為物理模型,可以是物體模型:粒子、單擺、理想氣體等,也可以是過程模型:彈性碰撞、飛機投擲運動等。通過建模,學生可以有解決問題的“證據(jù)”,將不熟悉的問題轉(zhuǎn)化為熟悉的問題,從而降低了思考的難度。在高中物理模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分類意識、簡化意識和應用意識三個方面入手,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弄清材料的本質(zhì)特征和主要矛盾,并學會在應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
(四)注重學生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良好的非智力學習習慣有助于促進智力因素的發(fā)揮。使用標準的物理語言促進學生建立嚴謹?shù)倪壿嬎季S。例如,物理量符號的選擇、字母的大寫、正則公式的正確表達式等。指出首次使用的公式必須為原始形式,公式中的符號必須與已知條件一致。對不常用的新符號的解釋不需要反映問題解決過程中數(shù)學結(jié)果的具體操作過程。堅持這些規(guī)范可以很好地反映問題解決過程中的物理規(guī)律,更好地反映問題的本質(zhì),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加強實驗教學,為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物理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理論教學中,應重視物理實驗,把物理實驗與理論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不要過于重視。許多物理定律和物理定律都是通過物理實驗獲得的,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讓學生感受實驗的整個過程。如果教師只注重物理理論知識的教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失去學習物理的熱情,失去學習物理的信心。重視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高中物理復雜規(guī)律的理解。
結(jié)束語:
總之,初高中物理知識的科學銜接不僅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nèi)大大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同時,能全面穩(wěn)定高中生對物理創(chuàng)新知識的感知欲望,及時促進后續(xù)教學進度,提高個體綜合物理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玉中.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銜接[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0(24):57-59.
[2] 吳羽杰.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探究[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04):70-71.
[3] 廖德智.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問題的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6):211-212.
[4] 向昭輝,唐興華.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策[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7(10):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