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以往的教學模式早已不再適用于當今的學生,教師應該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促使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因此,教師可以把參與式教學引入到課堂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從“激發(fā)學習熱情,優(yōu)化學習過程,深化知識理解”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教師如何利用參與式教學法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什么是參與式教學呢?即全體學生能夠共同的對熱烈、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進行創(chuàng)建,促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擁有同等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參與式教學法的具體內容與新課改的要求較為符合。因此,教師應該研究參與式教學法的理念,并采用合適的方法將參與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個過程得以滲透,以此來使得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有所保障。
一、激發(fā)學習熱情
教師不管是采用哪種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教師首先應該做到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這樣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更為理想。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時,教師應該利用學生最容易能夠接受的方式對一定的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從而教學內容便會直觀地在學生的眼前得以呈現,促使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得以增加,進一步的使得學生學習的熱情得以調動,從而使得參與式教學法能夠順利實施【1】。
例如,教師在對“萬有引力定律”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情境進行了創(chuàng)設。首先,教師將(1)月球正圍繞地球展開運動;(2)某個地方正在產生降雨,雨水用力沖刷著地面;(3)太陽系當中的八大行星正在圍繞太陽展開運動,這三幅畫面在多媒體上為學生進行了演示。在觀看過后,教師將若干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提出:(1)為什么太陽系當中的行星會圍繞太陽做近似圓周的運動呢?(2)為什么月球會圍繞地球做近似圓周的運動呢?(3)地球上物體所受的力和上面的兩種力相同嗎?若將地球上的物體拿到月球當中進行存放,那么物體所受的力是否會產生變化?從而通過視頻的形式將疑問引出來,可以使得學生的探究熱情得以調動,這也為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二、優(yōu)化學習過程
教師引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展開教學,這是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自主性進行了強調,促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促使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得到發(fā)揮。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動進行組織。然而,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為順利地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師還應該對具體的學習目標進行提出,以此來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向受到引導,促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質量得以保障【2】。
例如,教師在對“電勢能與電勢”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為了使得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對學生在合作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實際表現進行了充分的考慮之后,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了若干小組,接下來教師深入的分析教材內容,并對學習目標進行了提出:(1)電力做功所具有的特點有哪些,電勢能與電場力做功的基本關系,電勢能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靜電力、電勢能、電勢的功的關系;(3)電勢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對電勢是描述電場的能的性質的物理量;(4)對電勢與電場線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明確等勢面的意義是什么以及等勢面與電場之間的關系。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展開小組合作,最后小組成員通過互相展開探討,能夠做到整體了解這一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
三、深化知識理解
教師在對高中物理展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實驗的教學,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學生展開教學時,教師應該有效地借助實驗,促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地探究一些實驗,促使學生能夠更為準確地認識規(guī)律性的知識,促使高中物理的教學難點得以突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摩擦力”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學生基本都能夠理解接觸面所受壓力的大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會給滑動摩擦力帶來影響。諸如,相對運動的速度、接觸面的面積等因素。然而,教師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驗證,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實驗探究。教師為了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fā)揮,學生在展開實驗流程時,教師并沒有過多的給予干涉,而是教師把毛巾、秒表、棉布、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長方形木塊、木板等實驗器材提供給了學生,促使學生自主的對實驗的流程進行設計。最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高中物理展開實驗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有效地把參與式教學法引入到課堂當中,教師還應該對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方式進行更為熟練地掌握,促使每一個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都能夠得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雷燕翡. 高中物理課如何實現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J]. 高中數理化,2014(20):1.
[2]賈鵬. 高中物理課如何實現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J]. 神州,2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