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有為
摘要:受近年來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改革的要求影響,教師應該實施轉變落后的教育觀念,從學生的受教育需求出發(fā),設計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物理學科較為復雜、知識點較難,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能力。學生單單依靠教師的課堂講解的學習是不深入的。學生要想學好物理、提高考試分數,就應該課前做好預習,提前預習新知識。那么,究竟怎樣的預習方法最有效呢?教師又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應用;課前預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預習并不是簡單的提前看書本的內容,而是掌握預習的方法才會取得理想的預習效果。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探索新知識。這既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又需要教師布置合理的預習任務。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課前預習,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預習方法進行指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1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分析
不少傳統教師采取“口口相傳”的教學法,黑板上大量的板書都要求學生記筆記,學生機械地被動接受知識,缺少獨立思考的機會。加之物理內容難度較高,學生有時不理解,所以可能會出現學習消極、注意力轉移等情況。有時物理課的教學內容涉及到以前學過的舊知識,但如果學生沒有提前進行預習和復習的話,可能會出現遺忘舊知識的現象,所以沒有辦法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聯系。教師需要花費時間幫助學生回憶,拖慢課堂教學的進度。
2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課前預習的意義
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有利于打造高效物理課堂,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的預習設計也是考察教師專業(yè)能力的一種方式,促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課前預習和教師備課是一樣的道理,都是通過提前學習知識從而初步了解知識、理清知識框架。在預習的過程中記錄產生疑惑的地方,課堂上著重聽老師講解,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實現更高水平物理學習的目標。
3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課前預習的策略
3.1傳授預習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側重于講解預習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自己完成預習任務。預習的方法有單元目標法、教材研讀法、圖標整理法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告訴學生采用哪種預習方法效果最好,指導學生正確預習。
舉個例子,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課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可以參考相關資料根據教學的重難點進行預習,首先明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發(fā)聲的物體是振動的。然后根據預習的內容嘗試著去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能力。最后瀏覽書本上的實驗介紹,先熟悉實驗的流程,對實驗操作有簡單的認識。在預習時學生可以通過敲打桌子聽聲音來感受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3.2規(guī)范預習筆記
預習并不只是瀏覽書本上的內容,還可以有過程性的筆記記錄。預習和記憶一樣具有遺忘性,所以學生要通過寫預習筆記幫助記憶預習的內容。記錄下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溝通。預習筆記是學生的學習財富,同樣還是一份有價值的復習參考資料。
舉個例子,在學習“重力”這一課的時候,學生要能夠通過瀏覽書本內容捕獲關鍵的信息,然后將自己發(fā)現的知識總結到筆記上,也可以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幫助梳理單元的知識結構。預習筆記可以寫G=mg這個計算重力大小的公式、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即重心位置等。預習筆記是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程度,因此每個學生預習筆記的內容都是不同的。
3.3養(yǎng)成預習習慣
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即使沒有教師的預習指導和提示,學生也要能夠做到自主預習。教師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要對講課的內容足夠熟悉,提前最好認真的備課工作,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從而影響自己去端正學習態(tài)度。
舉個例子,在學習“串聯和并聯”這一課的時候,學生就要有提前預習的意識,通過預習來區(qū)分串聯和并聯的區(qū)別,還要知道二者之間的聯系。在學習簡單電路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提高,運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串并聯的相關知識。學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進行預習,畫出串聯和并聯的電路圖,從連接特點、電路途徑和開關作用等設計表格并填寫內容。還要整理出注意事項,作為課上進行實驗時所要考慮到的內容。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之間應該集思廣益,共同探索多元化的預習教學策略。在物理課堂上觀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和效果,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調整預習任務。課下做好教學的反思和總結工作,推動課前預習成體系化發(fā)展。為之后的物理課前預習的相關研究提供可參考的價值,推動物理教學的穩(wěn)步發(fā)展。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有效的預習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曉洪.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運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6(10):57.
[2]覃效.關于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