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要】幼兒數學是個體學習數學的開端,也是建立對數學的基礎認知,能夠提升幼兒思維能力以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在傳統(tǒng)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組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來向幼兒傳遞數學知識,這種課堂教學實踐遠離幼兒生活實際,難以吸引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興趣。其實,數學在幼兒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概念,使數學知識與幼兒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幼兒教育;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
幼兒教師應該基于幼兒智力發(fā)育水平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不能盲目組織教學。教師應該善于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選取與幼兒生活比較接近的教學內容,促進數學教學生活化,這樣更易于幼兒接受與掌握,也能使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
幼兒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應該引導幼兒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并將其引入幼兒數學課堂教學,使幼兒在身邊的數學海洋里遨游,建立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然后,教師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的重要性與應用價值,并在之后的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數學應用體驗,進而提升幼兒的數學能力。
二、利用幼兒生活經驗,優(yōu)化數學教學活動
教師應該借助幼兒生活經驗與游戲教學方式,使他們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在數學知識與具體生活情境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理解與鞏固抽象的數學知識。當然,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與游戲形式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幼兒特點與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教授幼兒數字時,可以結合幼兒生活常見情境、物品,運用兒童語言表達出來,如“讓我們給數字寶寶找到家”“誰讓誰一樣多”等,并在具體情境中多加練習,如進行午餐時,可以提問幼兒“你們面前有幾個盤子?幾個碗?幾把筷子?”等。通過這些具體生活情境,使幼兒能夠將數字和實際物品數量之間建立起對應關系,鞏固與提升所學數學知識。
三、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幼兒日常生活,讓幼兒在生活中感知數學
第一,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數學教學理念運用于幼兒一日生活,并將其融入幼兒在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如認識鐘表上的數字,時針、分針、秒針及其之間的換算原則等。當然教師應該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安排教學內容,使幼兒能夠自覺不自覺地習得數學知識。第二,教師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動,帶著幼兒去近接觸社會、感受大自然,并借機引導幼兒觀察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嘗試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做不但可以提升幼兒社交能力,還能夠提升幼兒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第三,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在家里強化幼兒在園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綜上所述,幼兒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教師應該深化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理解,將課堂教學延伸到幼兒實際生活之中,使幼兒能夠在更加熟悉、更加廣闊的環(huán)境中習得數學知識,從而在現(xiàn)實情境中建立起數學概念,感受到數學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范媛.幼兒園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文存閱刊,2018(20).
[2]朱夢姣.幼兒數學活動興趣的培養(yǎng)探研[J].成才之路,2018(21).
[3]于金梅.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