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摘要]現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情緒穩(wěn)定、擁有自信、積極向上、關系和諧、適應能力、抗挫能力強,使他們做有追求、有理想、有價值的學生。
[關鍵詞]小學英語;心理健康教育;學生
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呈現出增加趨勢,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對孩子的心理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擁有自信,積極向上,關系和諧,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強,使他們做有追求、有理想、有價值的學生。
一、發(fā)揮教師的典范作用,用情緒感染學生
教師是學生的偶像,是學生效仿的榜樣,什么樣的教師會帶出什么樣的學生,教師是陽光快樂的,學生定會心中裝滿陽光。教師身心健康是拼搏向上的一種內驅力,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tài)能感染學生積極向上,勇于克服困難,拼搏進取。情緒決定著行為,積極的情緒會產生積極的行為,看待事情比較樂觀;消極情緒的心理活動會瓦解和破壞積極的思想和行為,使人變得懶惰、易怒、悲觀,甚至產生逆反和攻擊性行為。
例如,在新譯林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1 In class授課前,教師穿著正裝,大方、得體、溫文爾雅、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活潑開朗、非常自信地走進教室,授課時又是那么的親切、自然,非常和諧地融入孩子們的群體中。教師以精神飽滿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出現在學生的面前,把活力、自信、精神風貌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奮發(fā)向上的動力,感染學生的心理朝積極方向發(fā)展。在學習詞匯和進行句型操練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朗讀不準確,理解慢,對于“Sit down”“Sandup”“Open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等“命令”反應慢,出現了笑話,但教師表現出來的耐心、理解、包容和沉穩(wěn),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和言談舉止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含蓄表達,對學生都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教師是兒童心靈的守護者,教師健康向上的積極情緒能感染學生。積極的情緒心理傳遞的是一種快樂、—種正能量,給學生身心和英語學習帶來的都是積極影響。
二、經營師生的良好生關,用關系營養(yǎng)心理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第二層次需要是安全的需要。課堂上學生的安全感首先來自教師,來自融洽的師生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學生在課堂上能對英語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產生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們才敢于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教師要傾注真誠的愛經營好師生關系,關愛學生,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
例如新譯林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salad,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能者、智者。在學習詞匯和句式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學生的指引者、幫助者,不要做包辦者。以學生為本,教師引領學生學習詞匯mango、pineapple、grape、banana,然后組織小組進行詞匯朗讀和認讀,進行小組齊讀,讀出氣勢。教師平等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對于有問題的學生給予耐心的輔導,把單詞讀準,掌握詞匯,讓學生從內心上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學生進行平等相處,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融入生活情境,完成英語口語學習:“I have a pineappleDo you have any bananas?Yes,I do/No,l dont I have amango Here you are Thank you Lets make a salad”師生關系良好,學生才能夠放得開。
師生關系和諧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營養(yǎng)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心經營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尊重、信任、寬容、賞識孩子們,公平地對待他們,讓他們能夠從教師這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組織合作的學習活動,用合作強化歸屬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處于第三層的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感情上的歸屬感這一心理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細致。學生都希望融入集體,不被孤立,都希望得到師生的認可,得到師生相互的關心、幫助與照顧。為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讓孩子們有一種歸屬感,教師可以組織合作性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合作中找到歸屬感,在合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用合作培養(yǎng)友誼,強化歸屬,帶動和諧。
歸屬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是所有人的心理需求。在學習上,學生歸屬于學習小組,是小組的學習成員,和小組成員平起平坐。心理上的歸屬感能把小組成員一起融入學習活動中。如果一個孩子感覺到不被師生接納,歸屬感的匱乏會引發(fā)學生的極大焦慮,融入不了集體學習,參與不了學習活動,甚至會造成扭曲的人格。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歸屬感,教師要多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讓孩子們有小組歸屬感。這樣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會有集體意識,不敢落后,努力為小組爭光。
例如,新譯林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three bears中的Story time,合作表演故事情節(jié),小組內部協(xié)商分工合作,一人解說,一人表演Goldilocks,三人表演bears。合作中,孩子們能把afraid,感覺床的soft、hard、right,水溫的too hot、too cold、right等動作和表情表演到位,加深語言理解和掌握,在合作中找到歸屬感。
在合作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孩子們有歸屬感,也有集體榮譽感,能夠做到同學們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孩子們在合作交往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人際關系和諧,心理會更健康。
四、表揚學生的學習優(yōu)點,用賞識激勵奮進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層次中,處于第四層的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表現為他人對自己的認可和尊重。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表揚學生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賞識他們努力后所取得的成績。用賞識的眼光和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們,引導孩子們做懂事、善良、助人為樂、知努力、懂奮進的好孩子,使孩子們在英語學科知識學習中、健康的心理上、上進的思想上都獲得再次提升。
例如,新譯林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festivals中的Story time,復習12個月份的單詞,導入節(jié)日學習內容。12個月份的單詞認讀相對比較容易,但是拼寫是有難度的,詞匯長,難以記憶。對于能夠拼讀出單詞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表揚,給以“單詞記憶能手”的稱號,樹立學習的榜樣。對于月份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Double Ninth Festival,Dragon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以及主要節(jié)日活動visit parents,dragon boat races,look at themoon,飲食rice cake,dumplings,rice dumplings,mooncakes等,能用英語說出節(jié)日詳情的學生,給予“博學多才”的稱號。以節(jié)假日內容為媒介,學生走進文本完成語言的輸入,走出文本,完成語言的輸出,對于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給予“語言小天才”的稱號。多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恰當的表揚,讓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被認可、被賞識、被尊重的滿足,激勵孩子們共同進步。
每個人都有一種希望得到他人認可的心理,被賞識是一種心理需要,也是—種心理滿足,更是一種心理激勵。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表揚來激勵孩子們奮進。
五、正視學生的各種問題,用困難磨煉意志
處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第五層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人生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成功和失敗,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經歷失敗是在所難免的。意志薄弱的人失敗后就灰心了,不想再努力,將走向墮落;能正視困難和失敗、有毅力的人失敗后不會喪失信心,而是及時地進行總結和反思,用毅力、用智慧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失敗,最終取得成功。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視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與失敗,培養(yǎng)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例如,新譯林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中的Story time,挫折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學習和生活競爭日益激烈,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加重,小學生的教育問題凸顯了出來,他們耐挫力薄弱,這會嚴重影響身心的正常發(fā)展。結合文中“Mr Brownwrote letters tO his friends twenty years ago Now he has aphone,and he can call people anywhere”讓孩子們了解過去生活的艱苦與如今生活的美好。教育孩子們,為了生活得更好,科研人員是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才取得了科技的進步。我們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為了我們的理想,為了我們的人生目標,面對困難與失敗,我們不氣餒,要有戰(zhàn)勝挫折和困難的意志品質。
學習中失敗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正視和正確應對困難,對失敗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用困難磨煉意志,用恒心和堅持不懈實現夢想。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滲透心理教育,深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