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華
[摘 要]小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有更多認同感,教師在教學設計和組織時需要有創(chuàng)意設計意識,情景任務讓學習任務帶上了“情景”,能夠創(chuàng)設一些靈動的、立體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順利啟動學科思維,自然建立學科認知基礎。教師從情景任務資源整合、內容篩選、學法指導、訓練創(chuàng)新等角度展開探索,將綜合實踐活動課推向高潮。
[關鍵詞]綜合實踐 ;情景任務;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23.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33-0087-0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設計時,教師引入情景任務教學機制,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指導,有了鮮明的學習任務,教師執(zhí)教路線更為清晰,學生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其課堂教學逐漸走向規(guī)范。搜集情景任務資源、確定情景任務內容、優(yōu)化情景任務引導、拓寬情景任務訓練,教師從更多角度展開教學思考和探索,確保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順利推進,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體驗、體悟、體認的機會,促進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
一、搜集情景任務資源,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
情景性任務帶有情景屬性,教師要在情景角度展開深入探究。首先,要考慮情景的創(chuàng)設是不是合理恰當,是不是有更高的操作性。其次,要考慮學生接受實際,學生是學習主體,唯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切準其興趣取向,才能獲得預想的教學效果。再次,情景任務資源搜集整合時,要有拓展意識,教師深入教材展開對應發(fā)掘是必要的,也要關注校本課程的應用,從不同方向搜集任務信息,可以獲得更多選擇的機會。最后,情景任務對情景設計有特殊要求,教師需要對情景設計方法進行篩選,以提升教學適配性。
如教學《我們去春游》相關內容時,教師先做總體引導,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信息,設計投放了情景性任務:我們要進行一次春游活動,但在活動之前,需要對春游時機、春游路線、春游注意事項、春游物品等內容展開前期的研究和準備,根據觀察閱讀情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具體設計完整的春游活動方案。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夠主動參與到互動交流之中,積極發(fā)言,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及時做出信息回饋,給學生以更多技術性指導。
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了春游設計任務,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搭配,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對這項活動有更高參與熱情,自然能夠獻計獻策,推動學習活動進程。
二、確定情景任務內容,明確實踐活動目標
情景性任務設定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讓訓練更有針對性,對有效提升實踐活動訓練品質有重要現實意義。教材能夠提供一些情景任務內容,教師需要對這些任務的可操作性展開對應調查,如果情景無法創(chuàng)設,這樣的任務就沒有太多實踐價值。情景任務確定后,教師還要根據實踐活動的目標展開設計研究,只有讓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方向,其實踐操作才會有實用性,對學生帶來的心理觸動才會更為深刻。
在教學《玩泥巴》時,教師先征詢學生的意見:“在你童年記憶中,有哪些游戲經歷呢?”學生對此都比較敏感,自然有話要說。在學生討論展示時,教師搬出一筐泥巴:“今天咱們要來玩玩泥巴,每人拿一塊泥巴,根據自己的喜好,采用雕塑的方法,自行制作一件物品?!睂W生聽說要玩泥巴,都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紛紛加入泥塑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拿起泥巴,為學生做示范操作和解讀,對泥塑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進行分解。學生受到啟發(fā),其制作信心更強了。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泥塑任務,因為是現場操作,其情景性特征是極為鮮明的。學生對這樣的活動情有獨鐘,其發(fā)動過程不存在任何困難。教師能夠從技術角度進行輔導,確?;顒禹樌七M。玩泥巴是最為淳樸的兒童游戲,制作泥塑作品也沒有什么限制和要求,給學生帶來更多創(chuàng)作的自由,學生響應很熱情,其訓練效果也會更高。
三、優(yōu)化情景任務引導,提升實踐活動品質
情景任務投放后,教師需要有跟蹤指導的意識,通過梳理實踐活動程序,傳授一些實踐的方法,發(fā)動相應的實踐對話,讓情景任務順利推進,自然形成嶄新學科能力。學生對生活性實踐有更高接受度,教師需要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在目標設計、活動程序規(guī)劃、活動執(zhí)行問題、操作困難、突破措施等方面做出更多關注,及時解決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技術性服務,確保任務順利推進。
在學習《風箏飛上天》相關內容時,教師根據教材設計需要,為學生投放了制作風箏的任務: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和工具,自行制作一架風箏。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先繪制制作圖紙,然后是準備制作材料,在制作過程中,需要不斷調試,最后是實驗放飛。教師任務設計之后,學生都能夠自覺進入設計制作環(huán)節(jié)。為讓學生順利展開制作操作,教師專門拿出一些風箏成品,引導學生展開對應觀察,對一些細節(jié)進行深入分析,要求學生掌握風箏制作的關鍵技術。學生快速內化學習認知,課堂制作活動順利展開。
課堂教學中投放風箏制作任務,學生都能夠積極響應,說明這項任務具有更高的適合性。制作風箏沒有太多難度,但有些關鍵技術需要掌握,一些細節(jié)注意不夠,這風箏就不會飛起來。教師從這些環(huán)節(jié)展開引導,能夠促使學生順利掌握操作要領。制作風箏學習任務帶有情景性,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其訓練效果也會逐漸呈現出來。
四、拓寬情景任務訓練,延伸實踐活動維度
學生有一定生活積累,教師在情景任務設計和執(zhí)行時,需要對接學生生活認知思維,為實踐活動順利展開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情景任務關涉諸多學科和領域,教師在延伸設計和發(fā)動時,需要對實踐活動操作環(huán)境有對應考量,讓學生學會交流和反思,促進情景任務的順利執(zhí)行。
如教學《愛護我們的眼睛》這節(jié)內容,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這些圖片上呈現的是生活常見現象,仔細分析,哪些行為是健康的,哪些行為是不好的習慣呢?”學生開始觀察圖片,很快就有信息回饋。有學生說,睡覺看書、整天盯住手機、玩電腦游戲等,都不是好習慣,對眼睛的損傷是很嚴重的。也有學生說,經常做眼睛保健操、保持良好的坐姿等,這些是比較健康的行為。教師針對學生回饋設計了實踐性訓練任務:深入生活展開調查,重點對青少年使用手機情況進行相關觀察,對相關調查對象進行走訪,了解其看手機實際情況,形成調查報告,寫出調查結論。學生領受這個調查任務后,先就教材相關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對保護眼睛的一些有效方法進行集中學習,然后深入到家庭和社會之中,對相關人員展開調查。經過一番操作,學生大多能夠順利提交調查報告,其調查結果也有更多相似性,說明學生調查實踐活動做得比較扎實。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生活調查任務,而且運用多媒體進行圖片觀察作為引導,給學生規(guī)劃了清晰操作路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針對調查任務進行相關操作,自然獲得豐富第一手材料,通過整合、分析、比對、歸結,形成調查報告,建立正確應用手機的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任務的多元性、生活化、開放性特征,教師在任務設計和組織時,從情景角度展開思考,為學生投放更多適合的任務內容,做出必要的方法指導,拓寬訓練的經緯度,都可以形成新的教學增長點。情景任務帶有情景特點,學生接受度更高,其實踐效果也更值得期待,教師在任務篩選、內容選擇、程序規(guī)劃、訓練指導、活動評價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能夠獲得豐富教學啟迪力量。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