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 要:在新課改廣泛推行的過程中,我國教育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國各地的學校和教師都積極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為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特點,本文就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練習;小學;數學教學
為了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尤其要發(fā)揮練習的作用,引導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并且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和規(guī)律,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做好課前練習,創(chuàng)新課堂練習
(一)課前練習
在數學教學正式開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課前練習,通過課前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數學知識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性,通過舊知識的講解和練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識,進而提升教學的效率。不僅如此,課前練習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集中精神,使學生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之中。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紀較小,如果教師不采取有效的練習方式和教學導入,會導致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例如,在“加減混合”這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做加法、減法以及連加連減的練習。通過5+2、7+3+2、8-4-1等練習題,幫助學生復習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式,同時激起學生計算的興趣。在學生練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出一道加減混合的練習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進而為可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課堂練習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很容易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者學會了新知識就忘記了舊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合理運用練習的方式,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新的知識,并鞏固舊的知識,同時引導學生探索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可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例如,在“兩位數加兩位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之前學習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知識,為學生出一些練習題,讓學生計算練習,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出規(guī)律。教師可以先出兩道加法練習題:10+5和10+10。然后再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練習題:10+15。提問學生這幾個算式題有什么不同,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哪些規(guī)律。通過提問引導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使學生思考兩位數加兩位數有哪些特點,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計算方式,同時也能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確保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扎實性。在課堂練習設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題目,并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設置題目的數量和難度,確保練習題能夠達到練習的效果,同時不會使學生產生畏難的情緒。通常,教師可以先出一些簡單的判斷題、計算題、填空題,然后出一些綜合型的問題,逐步增加練習的難度,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
二、運用教材習題,增加自主命題
(一)教材習題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部編版教材不僅編寫了教學內容,還在每一節(jié)內容后面加入了一些練習題,這些練習題比較具有針對性,涵蓋了本章節(jié)課程的知識內容,且比較簡單,適合學生鞏固本課學過的知識。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練習題作為課堂練習的內容,學生自主解答,并對照答案進行分析,根據答案和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分析解答錯誤的原因,并進行糾正。例如,在“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教學的過程中,教材中展示了一副圖畫,上面有兩名小朋友對話,男孩說:“有35本故事書借出2本”,女孩說:“有25本動漫書,借出20本”。下面分別有兩個問題,男孩的問題是還剩多少故事書?女孩的問題是還剩多少動漫書。并且給出了詳細的計算方式,以此幫助學生認識35-2和35-20有什么不同之處。之后,教材中還除了許多相似的題目,包括6-4;26-4;9-5;49-5等等。通過計算這些練習題,學生可以快速掌握本課知識點。
(二)自主命題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習題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計算題或填空題,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會逐漸失去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自主編寫題目的方式,由教師設計問題,或由學生給學生出題。教師可以設計選擇、填空、判斷、應用等多種題目,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例如,在“有余數除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哪兩個數相除余數為2。這個問題可以檢驗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可以舉一反三。
三、糾正練習錯誤,布置趣味作業(yè)
(一)糾正錯誤
數學練習對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教師一定要和家長達成配合,共同監(jiān)督和檢查學生的練習結果,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詳細的批改,及時糾正學生練習中存在的錯誤問題。教師也可以采用學生互評、自主檢查等方式進行練習結果的檢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一個錯題本,將自己易錯、常錯的題目記錄下來,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并且及時糾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練習結果的互評,學生不僅要找出同學練習中存在的錯誤,還要將正確答案寫下來。然后由教師進行核對,如果學生糾正的對,則可以由這名同學來為做錯的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能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小學生在找錯、糾錯、講解的過程中更深入的掌握數學知識。
(二)布置作業(yè)
在課后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力水平布置作業(yè),增加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內容,使作業(yè)練習更具趣味性。為此,教師可以設計繪畫、游戲、猜謎等練習方式。例如,在“四邊形”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中有哪些四邊形,并畫在紙上。這種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是變形,也能增加作業(yè)的趣味性,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完成課后作業(yè)。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進而影響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采用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蕓娜.如何發(fā)揮好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上),2019(7).
[2]曹青青.發(fā)揮好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