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玲
摘 要:數學教學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課程之一,尤其是小學數學學科,它為小學生日后數學學習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但是在現實中,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和枯燥,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阻礙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研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對策,希望能夠給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參考性的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學科作為計算比較強的學科來說,其生活的應用性非常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但是數學學科的內容相對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難,加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弱,這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因此,教師想要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來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直觀化和形象化,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會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自信心,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不斷地提升。
一、運用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具有天性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差等特點,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尤其在現在電子設備發(fā)達的時代中,學生喜歡視覺和聽覺上的體驗,能夠通過電子游戲中的關卡內容不斷地闖關,自信心不斷地提升,從而對電子游戲的興趣越發(fā)濃厚。所以,教師可以借助電子游戲的模式進行教學方法的制定。
例如在人教版《圓的周長》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將圓的圖形通過幻燈片進行展示,讓同學生們能夠通過視覺清晰的看到圓的圖形,組織學生借助工具進行測量。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固定的圖形進行測量其周長多少。這時,教師可以將圓比作水池,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測量水池的周長,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思考與討論,鼓勵學生運用其他的方法進行測量。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學生能夠通過采用滾動法拓展到繩子測量法,教師通過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出,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從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體驗到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興趣養(yǎng)成及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認識到目前的數學課堂沉悶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方式,引入新鮮血液,營造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特點,所以,需要將知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形象化和直觀化地呈現出來,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同時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避免教學方法相同而導致學生學習疲勞性的產生。另外,隨著現在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相結合,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講解數學概念時,想要讓學生在短時內掌握和理解概念的含義,就需要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推理的過程,加上語言上的講解,學生能夠通過展示圖和聽覺兩方面結合來達到學習的目的。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對比較抽象的概念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概念,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自然而然就會不斷提升,同時,學校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技術來培訓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知識,樹立一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的水平和營造一個富有興趣性的學習氛圍。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要歸于生活,數學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服務于生活中的一切。所以,教師要想真正提升數學學習的興趣,就需要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尤其是講解到應用題,應該結合生活中所常見的事物或者一些事情來豐富數學應用知識方面的講解。這樣能夠促進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小數的認識課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生活的情境進行教學。組織學生在超市或者在商場中搜集一些價格的標簽,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小數表示的基本內容,這對后期學生小數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學生能夠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場景來學習,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這對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
四、營造主動探究學習環(huán)境,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想要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探究的學習氛圍,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建立一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不斷地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學習當中。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提升理論知識的傳授中,還需要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思考的同時增強實踐應用。這對現在的小學生而言,能夠極大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習慣,最終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的壓力,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實用性,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學生的積極性。這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完善、創(chuàng)新和改變教學理念、方法,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嚴雪蘭.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具體問題[J].學周刊,2019(03):57-58.
[2]張軍平.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159.
[3]金林.淺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