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重視,老師不能只重視分數(shù),也要重視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在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時要考慮怎樣培養(yǎng)、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這才是教學的重點。政治作為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科目,所以高中政治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只一味地傳授課本知識。本文就根據(jù)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進行實踐探索。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實踐探索
引言:
高中的政治課是一門文科類的科目,政治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和立德樹人有著密切的關系。老師在上課時往往過多把重點放在講述知識上面,這和政治科目的初衷是不一樣的,老師要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以育人為主來傳授知識。
一、堅持立德樹人任務,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多數(shù)高中政治老師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沒有將育人放在首位,而是過度地關注考試成績,讓學生背課本上的知識,上課也只是給同學講講重點,劃一下知識點,課堂非??菰铮栽斐蓪W生對政治不感興趣,上課不聽講,課堂效率不高,即使將課本上的政治知識背下來了,也并不明白其中的意義所在,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在這種現(xiàn)狀下,老師要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教學方案和內容的設計也要以育人為主。老師要利用好高中政治的教育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比如,我們在學習“民族精神”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學習,在學習的時候找到自己認為比較難理解的難點,然后老師可以根據(jù)本章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找答案,學生可以成立小組互相幫助從而找到答案。老師可以用網(wǎng)絡信息找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視頻,然后在課堂上面給學生展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從而更好地記憶知識。老師還可以按照本章節(jié)的內容舉行一個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里面,從而達到立德育人的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
二、踐行立德樹人的觀念,從而提高立德樹人的工作效率
社會的發(fā)展將育人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首要任務,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育人的理念,這既是對新課改內容的延深,又是作為一個高中政治老師必須要做的工作。高中政治老師應該將育人的理念作為授課的標準,以此為起點來給學生授課。比如說,老師在講“公民政治參與”這一課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班級里通過選舉課代表來體驗一下公民的政治權利,先讓學生報名選舉課代表,然后將他們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每個候選人都可以上臺拉票,要提前準備好自己的演講稿,上臺演講,學生可以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來投票。然后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紙條,選舉自己心目中的課代表,最后老師可以找兩個同學來記錄一下票數(shù),可以通過畫“正”字的方式,來看哪位候選人的票數(shù)高,票數(shù)高的那個候選人就是課代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公民的政治權利,還可以更好地學習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高中政治教學的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并沒有落實到位,主要是因為政治課堂枯燥無味,所以老師在講課時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高中生的學習壓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造成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關注其他的事情,因此造成老師在講一些時事政治的時候,學生不能很好地聽懂老師所講述的內容。所以為了解決這種現(xiàn)象,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課前,抽出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將提前了解到的時事政治講解出來,并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了解新聞,還可以聽取別人的想法,還可以更好地學習政治知識,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時事新聞。這樣可以也幫助老師很好的進行立德育人的目的。在上課過程中,要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讓立德樹人這個目標深入到學生的內心。老師還要做榜樣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多關注新聞聯(lián)播,從而更好地給學生講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面感受到立德樹人的思想,在高中政治課堂上體現(xiàn)出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落實德智體美勞基本準則
高中生大部分學生都是住宿的,所以他們對政治的理解都是來源于老師的講解,所以老師要對學生起一個引導作用。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立德樹人的教學觀念,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以此來體現(xiàn)出學生在高中政治中建立立德樹人的觀念。例如,老師在講授“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找一些相關的視頻、課件在講課之前先讓學生看一下,讓學生大概了解知識內容,將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標注一下,等到老師講課的時候仔細聽講。老師在講課的課程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問題,還可以設立一個情景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老師還可以根據(jù)本章內容組織一次義務活動,和學生去附近的小區(qū)里面,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和老人聊天、還可以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逗他們開心,讓老人感覺到快樂、幸福。通過這種義務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啟發(fā),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體現(xiàn)出立德樹人的觀點。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教學觀念是高中政治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老師在教課時,要及時關注政治課程的變化,老師要積極地去改革教育理念,老師也要經(jīng)常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更好地給學生授課。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單鳳彩.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76.
[2]時靜.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74.
[3]潘詠梅.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德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9):319-320,324.
作者簡介:
徐小松(1980-9-30),男,漢族,重慶涪陵人,重慶市涪陵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