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
摘 要: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開設(shè),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令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從本質(zhì)上解決亞健康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強體育課程的實施效用,教師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令學生對課程教育形成一種認知感,以樹立基于自身思想意識的學習觀念、鍛煉觀念等。基于此,文章從融合型、引導型、角色互換型等方面,對小學體育課堂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課堂;師生互動
小學體育課程作為素質(zhì)化教育施行的基礎(chǔ),對于小學生來講,體育課程教育不僅鍛煉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其更是通過團體性的教育活動,向?qū)W生傳達一種團體理念、責任意識等。在實際課程教學中,教師掌控著整體課程節(jié)奏,在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應強化互動能力,確保整體教學工作圍繞學生來開展。本文則是對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進行相應的探討。
一、融合型互動模式
對于小學生來講,其本身并未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意識,仍將以教師為主體教育者,通過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規(guī)劃。在體育課程教學時,融合型教學模式是指教師與學生群體進行互動,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以正確的觀念、溝通形式等,獲取學生的信任感,在學生潛意識里的接受下,將對教師形成一定的認可。當前小學生其實是樂于上體育課的,因為大部分小學生具有貪玩的特性,而在體育課程的活動組織下,學生之間的友誼也將迅速得到提升,對于教師來講,可利用此種學習導向,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的訴求,令學生對教師形成信任感。而教師則應擺脫傳統(tǒng)高高在上的地位,在課程教學中,不要給學生帶來相應的壓力,應與學生建立一種“朋友”關(guān)系,令學生對教師形成一種依賴性,從而令教師可更好的開展體育教育活動,以提升整體教育質(zhì)量。
二、引導型互動模式
小學體育課程教導中,理論教育工作的開展形式屬于教育弱勢地位,其主要是在體育課程中,學生更多的關(guān)注點是如何玩、怎么玩,而當教師對相應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導時,無法對學生起到相應的教育作用,甚至部分學生認為理論知識占用他們課堂玩耍的時間,進而產(chǎn)生逆反的學習心理。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互動中,應對原有的理論知識進行簡化,將實踐活動作為教育載體,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驗證教學手段所起到的效用,然后通過相應的實踐教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程教學前,應依據(jù)學生所感興趣的項目來正確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然后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以令學生改變對教師的看法,之后教師再將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jié)合,通過邊實踐邊講解的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逐步引導,當學生依據(jù)教師的指令完成某一項動作時,則將間接的記住與動作相關(guān)的理論知識,進而提升實際教育效果。
三、角色互換型互動模式
當前,多數(shù)小學體育課程開展中,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甚至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都由其它任職教師所替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是過于框架化、呆板化,其多以教學任務為主線,缺乏教學主體。為進一步解決此類問題,則應建立一種角色互換型的互動教學模式,令學生嘗試教師的角色,而教師則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整體教育課程、教育內(nèi)容等進行重新審視,此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找出學生興趣所在,也可及時糾察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針對問題建立相應的教學舉措,以完善教育體系。例如在足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尋找?guī)酌夹g(shù)好的同學來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進行演示,然后指出學生在運球、射門、配合中存在的問題,然后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從學生的認知體系來看,其將形成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習慣,對教師形成一種認同感,進而為后續(xù)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chǔ)保障。
四、基于體育游戲開展的互動模式
在體育課程中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可令整體課程變得更加豐富,而學生通過體育游戲中的運動,將提升團體協(xié)作能力、身體機制、創(chuàng)新思維等,而在教師的參與下,可對整體游戲節(jié)奏進行把控,確保體育游戲可產(chǎn)生最大的教育價值。教師與學生進行游戲,可有效增強班級凝聚力,建立良好的氛圍體系,例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貼膏藥游戲等,都可令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即鍛煉身體,又建立融洽性教育氛圍,令教師可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認知,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zhì)的教育服務。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程中,教師與學生群體的融合,可建構(gòu)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極大提升教學實踐效果,而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導向下,將對體育課程形成一種潛意識里的認可,在不斷的體育實踐下,可積極探尋出教育的實質(zhì)價值,以體現(xiàn)出應用的教育效用。
參考文獻:
[1]葛超. 基于師生互動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類型與方式研究[J]. 體育師友,2018,41(04):4-5.
[2]向葵花. 中小學學生學習行為狀態(tài)的調(diào)查與思考——以湖北省為例[J]. 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1):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