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當前階段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更加強調了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新的課程改革中也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作為現(xiàn)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加強思考,正確認識到存在的教學問題,并且結合新課改中的要求,制定更加科學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優(yōu)化教學的內(nèi)容,不斷對教學的過程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進而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新課改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
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逐漸被淘汰,同時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從多方面思考,有效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調整自身的觀念,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造成了教學效果不佳。所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教育改革的基礎之上不斷進行思考,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探究,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體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教師只有在明確了具體的教學目標之后,才能夠在后續(xù)的教育工作當中順利進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通常都只是圍繞著如何全面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于學生綜合方面的發(fā)展缺乏重視,影響了學生的成長。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教師應推動學生綜合成長,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制訂目標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而實現(xiàn)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落實新課改的要求。
例如,在進行“打開窗口看風景”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明確了具體的目標,引導學生們初步學會使用“開始”菜單,并且?guī)ьI學生們認識窗口的結構并掌握基本操作,同時促使學生意識到有效利用計算機,就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應用習慣的重要性。然后,筆者在明確了這一教學目標之后,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具體目標進行,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確保了教學進度的順利完成,引導學生們?nèi)嬲莆盏搅酥R與技能,同時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效加強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理解。由此可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具體的目標,有效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有效落實目標,從而使課堂教學活動能夠有序開展,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在這一時期的成長過程中正處于比較活潑、好動的階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立足于學生的興趣角度上進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思考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結合現(xiàn)代化社會的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引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活躍教學的環(huán)境,并且在無形之中促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熱情,進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小小鼠標動起來”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本節(jié)課的主題,筆者在為學生們講解了鼠標的作用與應用方式之后,為學生們下載了一些相關的游戲練習軟件,讓學生們開展了游戲練習活動,在這種游戲活動當中,學生們能夠全面掌握鼠標的操作,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然后,在學生們熟練鼠標的作用之后,筆者再隨機抽選出幾名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中進行示范與講解,構建出了和諧、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們在這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之中也能夠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充分將學生作為了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有效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引入生活元素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學生學習好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內(nèi)容使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生活,所以將信息技術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展開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造成了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生活化的元素,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促使學生們能夠將掌握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應用到生活中,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標。
例如,在進行“創(chuàng)意繪畫初體驗”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畫出了幾幅畫作,在課堂中為學生們直觀展示了出來,促使學生們在課堂中進行了直觀的觀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建立起生活化的學習意識。然后,筆者再要求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用相關的軟件進行作畫,有的學生畫出了校園門口,有的學生畫了學校操場等等。如此一來,在這種教學活動當中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了信息技術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強化了學生的生活化意識。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多種多樣的方式,所以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有效采用多元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志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8):114-115.
[2]強有冬.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實施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92-93.
西寧市總寨鎮(zhèn)謝家寨小學,譚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