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皖
摘要:在中小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更高效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同時,這也是對教師教學技能的考驗,教師要提升自身素養(yǎng),在小組合作課堂中發(fā)揮教師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課堂時間;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有別于傳統(tǒng)地教師單方面授課的課堂模式,小組合作學習能更大程度地使同學參與到課堂中去,因此其具有使學生優(yōu)勢互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全發(fā)展的優(yōu)點。但是,在實際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的模式,也有與傳統(tǒng)課堂的不同的注意事項。
一、小組合作模式對課堂時間的把握
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單方面授課,課堂大部分時間是教師支配,教師容易掌握課堂時間調(diào)整重難點的教學,但在新型的小組合作的課堂模式下,教師單方面支配的時間大大縮短,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合作討論、題目講解的時間占據(jù)了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教師在課堂的進行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把握時間。首先,在課堂的前段,教師需要點明主題,引入課堂,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并給同學清晰的學習目標。教師在引入時,不應該過多的談及課堂的內(nèi)容,應該給予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高效地參與課堂,所以教師不僅僅要把握講述的內(nèi)容,更要掌握講述的時間。其次,在課堂的中段,這個時間段應是學生自主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掌握討論時間,過短會導致學生討論不充分,思考不到位,對課堂內(nèi)容的理解不深;過長會導致課堂結束匆忙,后程教師的答疑、總結時間不足。然后是課堂的后段,在學生展示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一邊點評一邊注意把握時間,防止沒有糾錯時間。最后,課堂的結尾,應是教師的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對課堂的整體表現(xiàn)、學生的展示表現(xiàn)作出點評,還需要強調(diào)知識的重點和糾正學生的知識性錯誤。
二、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
在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講述課本內(nèi)容的角色,更是一名答疑者和點評。課堂的開始,教師應簡明扼要地提出本堂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在引入問題時要做到自然生動,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精煉的引入是一節(jié)高質(zhì)量課堂的開端。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在教室里走動,時刻注意班級里同學的狀況,并走到各個小組中傾聽同學們的討論,小組中一個學生的錯誤可能會引導一個組的思維,教師注意到錯誤時,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遇到有疑問的同學要及時解答并記錄,如果同一個知識點有多人提問,教師應在后面的點評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提出此問題并解決。最后在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作用尤為重要,學生單方面的思考極有可能與重要考點的方向不同,教師應解決出疑難點,強調(diào)重點。
三、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課前準備
小組合作中的教學質(zhì)量,極大部分取決于教師的課堂問題設計,所以教師在課前應收集有價值,符合本班大部分同學水平的問題,同時小組合作也比傳統(tǒng)課堂更有利于學生的分層教學,教師的問題設計應符合層次高的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較為落后的學生不至于一點思路都沒有。在問題設計完畢后,教師應根據(jù)問題的難度判斷是否需要在課前提前讓學生思考問題。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學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課下零散時間,在課后零散時間準備下,學生可以提升表達能力,在于不同同學的交流中,學生可以開闊思維,轉變固有的思維方式。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中的成績較為突出的同學會帶領成績落后的同學一起思考與進步,這是小組合作模式比傳統(tǒng)課堂更有利于同學的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授課學生參與度較低,而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學生會比以往更主動地預習課堂內(nèi)容,小組合作的模式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學習,是一個小組的共同學習,學生身上背負的集體榮譽感會驅(qū)使學生主動學習,小組中主動學習的同學也會督促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同學抓緊學習時間,從而提升班級整體的成績。
四、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和學生的課后復習
小組合作模式下,教師應更加注重課后的習題、思考題的布置。教師可通過課堂的觀察、作業(yè)批改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和不足之處。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學生掌握的知識主要不是源自教師,而是來源于課堂的自主討論和教師的點評,所以,教師可能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應該及時布置課后的相關習題,習題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學生鞏固知識,更是教師了解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掌握情況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及時批改作業(yè),并在下一堂課點評錯誤較多的地方,并注意及時調(diào)整課堂的教學進度,防止錯誤越來越多,漏洞越來越大。同時,教師應比較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分析其中存在的差異,并做到分層次布置習題,以滿足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最大進步。學生在課后應積極主動復習課堂學習知識,并完成相關練習,彌補課堂上沒有徹底弄明白的問題,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要及時向老師提問并解決。
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真正實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亦師亦友”的關系轉化,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了課堂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當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仍處于實踐階段,需要教師進一步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逐步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小組合作模式越來越完善,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姜愛珍.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嘗試[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52):377-378.
[2]穆金勇.關于初中數(shù)學課堂分層教學實踐[J].廣西教育,2016(37):99-100.
[3]劉得文.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學周刊,2018(3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