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云 劉月銀
摘 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模式是一種高效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
關鍵詞:中學生物;“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在“滿堂灌”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新課程改革,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課堂上,學生帶著問題獨立看書、自主學習。隨后,檢測自學效果,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疑難問題,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合作探究,最后完成相關知識點的練習。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高效課堂模式步驟有四個:輔助環(huán)節(jié)(1分鐘左右):包括板書課題、出示教學目標和自學指導;“先學”環(huán)節(jié)(10分鐘左右):包括讀書、看書、檢測練習或者提問;“后教”環(huán)節(jié)(15分鐘左右):包括生生互改錯誤--兵教兵的過程和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最后學生解決不了的疑問師生共同探究解決;“當堂訓練”環(huán)節(jié)(15分鐘左右),學生完成作業(yè),訂對答案,糾錯、解疑。
一、輔助環(huán)節(jié)(1分鐘左右)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和自學指導。首先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課題和學習目標以及自學指導,為先學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以此提高自學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二、先學環(huán)節(jié)(10分鐘左右)
此環(huán)節(jié)包括讀書、看書、自學檢測。“先學”是主體環(huán)節(jié)。此過程教師根據(jù)學情和內容,要求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規(guī)定范圍的學習,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整合信息、歸納總結知識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自學效果如何,接著進行自學檢測,明確問題的所在。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四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時,教師板書課題,出示PPT,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后,教師PPT展示自學指導,明確地告訴學生:六分鐘內獨立閱讀完課本內容,思考解決以下問題,并將重點關鍵字詞內容標畫在課本上。問題如下:1、概述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2、細菌和真菌是怎樣參與物質循環(huán)的?3、為什么有一些種類的細菌真菌會引起人和動物患病?4、什么是共生?并舉例說明?!跋葘W”的內容不宜太難,即廣度和深度應嚴格符合課本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
學生自學時,教師不能走動太多,但也不能站著不動,應觀察學生自學情況,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表揚專注、效率高的學生以及提出有價值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見解的學生,也可小聲提醒個別注意力不集中、自學速度慢的學生,給予這些學生啟發(fā)和引導,幫其完成自學內容。進行自學檢測時,根據(jù)學習內容可以提前準備書面檢測題,也可PPT展示檢測題,檢測優(yōu)先針對成績偏低的學生,再由中等生和優(yōu)秀生依次解決。檢測過程教師整理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為“后教”做準備。
三、“后教”環(huán)節(jié)(15分鐘)
此環(huán)節(jié)包括生生互改—“兵教兵”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解決不了的疑問師生共同探究解決。針對“先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先進行小組(四人一組)合作,小組長組織組員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即“兵教兵”的過程,此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由彼小組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此過程除了解決知識問題,更主要的是要強調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問題,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模式和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解題思路。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四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時,“先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共生”現(xiàn)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通過自學檢測發(fā)現(xiàn),學生對共生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教師重點強調:“對新知識概念、定義的的學習一定要理解定義、概念中的關鍵字詞,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內涵才可談概念的外延。共生是指,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現(xiàn)象,因此必須理解成不僅共同生活在一起,最主要的是相互依賴,強調“相互”,彼此有利強調“彼此”?!痹偻ㄟ^舉例強化理解,如:地衣是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藻類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能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作為分解者,能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因此學生通過具體實例化抽象為具體,真正理解了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的含義,即理解了共生的概念。
四、當堂訓練(15分鐘左右)
本環(huán)節(jié)檢測每一個學生是否都達到了教師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努力做到“堂堂清”。由教師設計好相關知識點的練習題,根據(jù)學情可做調整。此環(huán)節(jié)分兩步完成,一是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獨立完成練習;二是盯對答案并糾錯;第二個過程仍然可采用“兵教兵”得方式進行,先讓后進生回答問題,后進生回答不了的找中等生回答,中等生不能解決的,最后由優(yōu)生解決,優(yōu)生闡述如何審題,如何挖掘題目中的有用信息和隱含信息,如何運用對比法、排除法、前后文聯(lián)系法等方法解決問題,最后學生解決不了的疑問師生共同探究解決。這樣可以讓差生的問題得以解決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優(yōu)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于助人的精神。優(yōu)生講解不透徹不到位的問題教師再加以講解和闡述。當堂訓練的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也可以做生物配套練習上的習題。
中學生物“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模式的構建,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通過課堂教學不斷摸索和探究,因此每堂課學生的學習也就變得緊張、愉快、高效,教師成為真正的解惑者和指導者。既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減輕教學強度和學生負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最終實現(xiàn)中學生物“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洋思高效課堂》主編:秦培元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2]《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主編:蔡林森出版社:首都示范大學出版社.
[3]葉云化.“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164-165
[4]蔣俊玲.中學生物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32)
作者簡介:黃秀云,出生年月:1984.9.14,性別:女,籍貫:甘肅天水,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生物,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天潤學校
劉月銀,出生年月:1970.12-,性別:男,籍貫:甘肅武山,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生物,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天潤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