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初中體育教學課程,對田徑項目中的耐久跑(中長跑)教學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耐久跑;教學方法
耐久跑(中長跑)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應在尋找影響該項目教學效果的主、客觀因素基礎上,結合相關理論深入探索一些能夠克服其影響的對策,進而提高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效果。
一、影響耐久跑教學的因素
(一)主觀因素
學生的健康意識淡薄。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和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體質強健,學生覺得身體無需進行運動和鍛煉也足夠健康,并且受社會實際影響,認為未來的腦力勞動較多,所以對于體育鍛煉不太重視。
心理原因。耐久跑的意義是磨練學生的意志,一般都在田徑場上進行,而長時間的跑步練習過于枯燥,使得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感到厭煩,加上身體上出現(xiàn)的一些疲勞反應,使得學生容易對耐久跑形成一定程度的恐懼和厭煩心理。
練習方法不科學。有一些學生由于長期缺乏鍛煉,在突然地大量練習下會導致身體感到不適,尤其在冬季訓練時,呼吸方式的不科學很容易引起內(nèi)臟器官的不適。
(二)客觀因素
群體行為。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下,有的學生在群體跑時由于身體原因,在跑了幾圈后顯得氣力不足,但他們并不想因為自己影響到群體,導致一些還想跑和能跑的學生也變得慢下來。
教學方法。教師教學方法的單調(diào)難以發(fā)揮教師自身的指導作用,一些枯燥乏味的單調(diào)性練習方法也很難提起學生的運動興趣。比如一節(jié)課給學生布置2到3個800米或是1個1500米,跑完即可,這難免會造成學生認為是在為老師而跑。
二、提高耐久跑教學效果策略的選擇原則
為了能夠確保各種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可靠性,教師首先要保證教學的實踐性原則,即各方法都要能夠針對并解決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其次,是可行性原則,即各種教學策略要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也可以叫做合理性原則;再者,是有效性原則,即教學方法一定要能夠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克服,并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最后,同步性原則,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
三、提高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效果對策
(一)提高學生對于耐久跑運動的認識
提高學生對耐久跑產(chǎn)生及發(fā)展背景的認識,結合相應的生理學基礎知識,真正使學生明確練習這項運動的實際意義和最終目的,學生在產(chǎn)生聯(lián)系耐久跑意愿后,應能夠自發(fā)地加入到運動行列之中。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一般情感成分決定著行為傾向,因此教師有必要利用課堂教學來為學生講解和闡述耐久跑的運動價值和意義,提高認識,增強鍛煉興趣,真正引導學生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堅毅品質,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
(二)增加趣味性教學內(nèi)容
首先,優(yōu)化課前測驗。為了能夠在課前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并且能夠觀察到學生的進步情況,教師在授課開始前應要求學生在熱身跑中盡力跑完全程,然后將具體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為之后的教學指導提供依據(jù),并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以及導致自己取得目前成績的多方面因素。其次,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手段,結合心理暗示來引導學生多動腦筋,善于思考。比如在中長跑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的訓練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并模仿其中的規(guī)范性動作,而后再讓學生用自己認為合理的動作在跑道上用中速跑進行實驗,看看有什么效果,這時教師再對其力度和動作要領等方面做出評價和糾正。
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也應讓學生對自己的技術要領和最終完成結果進行對照和評價,并養(yǎng)成多觀察他人練習的習慣,善于取長補短。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發(fā)展了其思維分析能力,實現(xiàn)“知行合一”。
(三)控制節(jié)奏,培養(yǎng)速度感
跑步訓練有多種練習方式,教師都需要對其速度提出明確要求。如通過秒表進行計時,來讓學生時刻知道自己的跑速,形成速度感。在運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測心率法控制自己的休息時間,這樣能夠對自己身體的合理運動負荷技能狀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此外,教師在采用訓練手段時一定要結合轉向的功能特征,以此來合理安排學生的運動負荷。還應向學生講解運動負荷的控制方法,體能的分配等知識,具體要結合初中學生素質測試的成績指標來推算訓練的負荷強度。比如對學生的強度應控制在心率150次/min,速度則要控制在每400m2min50s—2min30s之間,跑距在400m—1500m之間;強度訓練的負荷控制在心率為150次/min,速度為40s/100m。
(四)傳授科學鍛煉方法以及恢復保養(yǎng)意識
體育教學注重技術與技巧的傳遞,其中科學的鍛煉方式以及恢復保養(yǎng)的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耐久跑技術教學基礎上,加強對學生鍛煉方法和保養(yǎng)方法的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明確這項運動的目的,并學會愛惜身體。
綜上所述,耐久跑(中長跑)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必須要先提高學生對這項運動的認識,接著從激發(fā)興趣入手,提高教學技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一個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曉華.對初中耐久跑中的途中跑分析與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0):224-225.
[2]黃錦龍.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方法研究[J].才智,2016(05):137.
作者簡介:胡水英(1978-),女,漢族,甘肅人,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平南初中,學歷: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