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清
【摘 ?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是在培養(yǎng)學生做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是啞巴英語,就造成了學生只會做題卻聽不懂,說不出口的局面,這也是我們傳統(tǒng)教育方法的弊端,造成了學生口語方面的欠缺,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 ?初中英語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30
在現(xiàn)如今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需要有一個新的教學方式來替代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這樣的教育號召下,互動教育法也應運而生。這是一個新的教學方法,它代替了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英語,讓學生不再只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在互動中練習聽力和口語交流。這種方法也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的具有趣味性。
一、互動教學法的概念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著的教與學統(tǒng)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jié)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以產(chǎn)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
二、運用互動教學法的關鍵
1.運用互動教學法時問題的選擇?;咏虒W法的關鍵點在于一個“動”字,這就需要學生與教師的配合,教師應當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教學問題來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問題,并且能夠真正地參與問題的討論,而不是草草的應付差事。如果選擇的問題比較難以理解,那么就會造成學生的參與度不高,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2.找到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分清教學的主次,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找到教學中的重難點后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相互學習,但其中我們教師需要在中間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需要去做一些引導,以便于學生能夠找到并理解其中的重難點。
3.讓英語交流變成一種習慣。英語是一門交際性學科,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盡量多的進行英語對話,互動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練習交際性語言,讓學生養(yǎng)成英語交流的習慣。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學生學習的多是啞巴英語,只用掌握聽說讀寫中的讀和寫即可,但這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學生學會英語運用。
4.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中,教師不再成為課堂的主體,取代其主體地位的就是學生,作為教師,只負責在課堂中起到一些引導作用,而真正的主體在課堂中占領大部分的話語權。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輕松愉快,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做學習的主人。初中是一個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階段,也是他們自主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他們在高中更好地學習,但是想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容易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相關的引導,引導學生獨立的進行思考,在上課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一個階段,當然在這中間需要教師在其中穿針引線,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另外,學生在上課時難免會有走神、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互動作為人與人之間最熟悉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英語課堂中,這樣才有利于他們學習英語,也利于我們的教學。在互動教學法中,我們與學生是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在這種相處模式中,我們與學生之間的相處也就更加的輕松愉快。
四、互動教學法的局限性
互動教學法能夠適用于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篇目,如果用于一些復雜的篇目那么可能會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造成沒有問題可以提出,或者是提出問題后解決不了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便于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還有就是比較浪費時間,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互動上,有的時候甚至導致一節(jié)課完全不能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由于在上課中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就并不能像以前那樣完全的掌握課堂秩序,那么在這個時候課堂可能就會更加混亂,變得沒有秩序,這也是互動教學法的局限性之一。教師要加以規(guī)避。
五、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注重課前準備階段。當教師讓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應當先讓學生大致的閱讀全文,并且提出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段落。然后將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段落進行細讀并標出自己仍然還是無法理解的地方,最后請教教師,教師搜集學生所不能理解的地方,并且針對一些較難的地方進行講解,一些較為簡單的地方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引導之后讓學生進行互動,去思考這些簡單的段落。
2.注重課堂上教學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生在其中進行思考學習,在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時,即使我們認為有錯誤也不要急于否定學生,可以先詢問學生的思考過程,可能我們從學生的角度思考,這個錯誤便也不是錯誤了。所以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并不是唯一的權威,我們需要學生大膽的提出新的觀點,但必須是有理有據(jù)的提出相應觀點,而不是隨意便可以提出的。
3.注重課后的復習階段,課堂上的教學結束,并不代表整個教學任務的結束,教師和學生仍然需要在課下進行相關的思考,反思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課下應該對自己的課堂學習做一個相關的總結,總結在此次的互動中學到了什么,有沒有理解這次的教學內容,如果沒有理解,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在下次的課中又需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這都是學生需要進行反思的。而教師也應該在這些反思中找到學生依舊有問題的部分,并且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出現(xiàn)的問題,當然我們教師在完成這些教學活動之后也需要進行一個反思,總結本次的問題,對下一次的互動教學提供參考,做出修改,以便于在下一次的教學中能有更加高的完成度。
互動教學法將學生與教師放在一個同等的位置上,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互相學習。互動作為一個交流基礎將學生與教師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互動教學法的實行是比較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朱紅仙.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C].向導-教育導刊.2018.
[2]楊惠.淺談互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3(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