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容
摘?要?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關鍵在于課堂教學,在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筆者深刻地感受到教師對學生教得越多,提供給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思考和行動的機會就越少,教學過程的活力和效率就越低,教學既然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就談不上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自愿參與;主動參與;學會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3-0168-01
課堂教學改革的宗旨之一就是打造高效課堂。而高效課堂的打造與課堂中學生的參與面是密不可分的。以下結(jié)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點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幾點嘗試:
一、培育學生的積極的情感,使學生自愿參與
1.情感教育不僅是教育的手段和策略,而且更是教育的催化劑。長期以來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居高而下,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但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多向的互動的過程。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教師們就應該開放課堂教學,形成師生積極互動的局面,教師應與學生一起玩,一起學,以學生同樣的好奇、同樣的興趣、同樣的激情、同樣的行為參與活動,讓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完成教學的和諧共創(chuàng)。如,在學完“20以內(nèi)加減法”時,筆者出示了以下練習: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它們每家都有一個信箱。小猴是郵遞員,可是這個星期小猴生病了。同學們都來當一次“郵遞員”替小猴把“信”投到“各家各戶”。邊說邊把“信箱”擺在講桌上:小鹿家的信箱(8)、小山羊家的信箱(11)、小豬家的信箱(15)、小斑馬家的信箱(17)。接著教師把帶有算術(shù)題或應用題的“信”發(fā)給全班各小組學生手里。讓每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后幫小猴投一封信,它們該投到誰家呢?(要求:信上算出的得數(shù)是幾就投進誰的家)。這樣,通過小小郵遞員的游戲,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富有變化的語言,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角色去感染學生,實現(xiàn)情知交流。2.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要重視學生的每一個想法。學生提出的想法不要簡單判斷,要認真傾聽,仔細分析。即使有錯也要分析其中對的成分,并引導到正確的想法上來。同時要加以鼓勵。尤其是學困生,教師更應注意到他們獲得的微小的成功。這樣他們就會產(chǎn)生高層次的愉悅,從而產(chǎn)生更強大的動力使他們?nèi)ト〉酶蟮某晒Α?/p>
二、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
1.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生去質(zhì)疑、思考?!皩W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抓住時機,巧妙設問,就能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nèi)ベ|(zhì)疑、思考。如教學圓柱體的體積時,可以這樣設計:我們在探究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是轉(zhuǎn)化為已學過的什么圖形來計算的?怎樣轉(zhuǎn)化的?那我們今天要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又可以轉(zhuǎn)化為已學過的什么立體圖形來計算?如何轉(zhuǎn)化呢?他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借助學具的拆、拼等形式主動去探究新知。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去主動參與。
2.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時間,給學生一些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問題盡量讓孩子們自己去揭示,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探究,規(guī)律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法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而教師的主要職責要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意結(jié)合具體的內(nèi)容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能力培養(yǎng),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學新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告知結(jié)論或計算法則,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推理,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jié)論或計算法則。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教學中多設計一些多個答案的練習,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如,筆者要求學生回家用紙皮做一個體積為120立方厘米的沒蓋的長方體盒子,己知其中長為5厘米,問需要多少紙皮?(其余兩邊均為整厘米數(shù))。第二天,筆者讓同學把自己做的“作品”讓大家看,發(fā)現(xiàn)有長5厘米、寬2厘米、高12厘米和長5厘米、寬4厘米、寬6厘米及長5厘米、寬3厘米、高8厘米等幾種不同的長方體。在肯定學生的同時鼓勵他們繼續(xù)多思考、多探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給學生提供觀察平臺,如對圖表、演示、板書的觀察;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如對學具的操作等;多給學生交流、展示的機會,如互評互議、登臺講解等……從而逐步完善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
三、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參與
“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更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比如,如何自學,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何進行小研究,如何思考問題等,只有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他們才能有效地學習,并取得最佳的效果。
總之,只要教師們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挖掘?qū)W校及周圍的教學資源,并利用好這些資源,就能有效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的全方位參與創(chuàng)造條件;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使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得到充分發(fā)展;能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能使課堂成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參考文獻:
[1]何基生.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