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鳳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直都由教師扮演著唯一角色,往往忽略了家長及比孩子大的長輩、朋友和同學這些主體的參與程度。實際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需要學生“和大人一起讀”,在具體開展相關策略上,很多教師仍然有很多不清晰的問題亟待解決。本文聚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明確在小學語文中開展“和大人一起讀”的重要意義,并具體闡述在開展相關活動時,教師應該遵循哪些方法、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和大人一起讀;閱讀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2-0197-02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一直秉持著教學改革的理念,很多教師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除了教師承擔起主要角色外,更要讓家長參與到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之中,盡可能讓學生多去“和大人一起讀”。
一、小學語文開展“和大人一起讀”的意義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和身邊的大人之間往往有著更親密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這些人的助力,反而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點在小學語文閱讀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小學語文閱讀由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層面構成,課堂教學更多的是闡述一定的閱讀方法,而學生大量的閱讀還是要依托課外閱讀。特別是家長或孩子身邊的其他大人能夠參與其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清相關閱讀主題并進行必要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知識、凈化心靈;另一方面大人參與其中更有利于人際溝通,讓孩子和家長之間有著更多的良性互動,可謂是一舉兩得。
筆者在研討過程中,積累了許多案例。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上課不夠?qū)P模鳂I(yè)有時比較馬馬虎虎,學習意識不強,上課很少舉手發(fā)言,不喜歡看課外書,在習作時優(yōu)美詞語比較匱乏,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學習成績不理想。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間不長,親子情感交流時間不多,更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閱讀,導致他的情緒比較低落,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與他人交流,見到老師和同學都是低著頭,跟身邊的朋友、同學甚至親戚長輩都比較疏遠。因此,和大人一起讀對凈化心靈,有重要的意義。
二、語文閱讀“和大人一起讀”的方法策略
(一)充分開發(fā)孩子身邊的大人資源,帶動孩子閱讀,幫助他們走出困惑
1.和家長溝通,達成共識,引導學生閱讀
向家長說明“和大人一起讀”的重要性,和家長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轉變家長的觀念,確立共同的閱讀觀,提供多種方法給家長,配合家長實施“和大人一起讀”的閱讀模式。
(1)一齊閱讀
“和大人一起讀”重在和孩子平等地閱讀,大人不能“一言堂”,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肯定他們看的書。打個比方,選擇閱讀的內(nèi)容,取決于親子雙方的主觀感受,喜歡的即可。一起閱讀的時候,可以是孩子為大人讀,也可以大人為孩子讀,這是換位思考與閱讀,有助于協(xié)調(diào)傾聽能力和注意力,無形中也增強了雙方的語言表達能力。
(2)對調(diào)閱讀
親子雙方先自己閱讀喜歡的書目,之后進行交換及對調(diào)閱讀。這有助于拓寬孩子讀書的面和量,孩子會更覺得有趣,在分享中收獲更多的快樂。有時候還可以將書本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或者進行跟書籍有關的一些小活動。比如在看到雄鷹展翅的時候,讓孩子表演雄鷹起飛的動作,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閱讀的趣味性又更為濃郁。從選擇閱讀內(nèi)容開始,直到閱讀后的交流,形成一個“選書——看書——交流——再看”的閱讀境界。親子共讀有時候還可以調(diào)換閱讀地點。比如公園、家里、花園、書店、朋友家等等,在不一樣的地方一起讀,讓孩子感受讀書無處不在,與大人之間的親密也無處不在,更容易取得愉悅感,找到共同的話題。在平等的狀態(tài)下閱讀,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演繹書中角色
在許多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中,和大人之間除了分享交流,還可以表演。根據(jù)書中的角色,做好道具,家人傾情表演。這是閱讀的升華,孩子的注意力會更集中,閱讀的愿望會更強烈。
(4)在互動中閱讀
為了使閱讀更有時效性,可以繪畫、手抄報、講故事、好書推薦、閱讀分享等,讓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反應,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更高漲。
2.教師在閱讀推薦課中激發(fā)其閱讀的興趣
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關鍵是興趣。提倡“和大人一起讀”,目的并非要培養(yǎng)孩子成為早慧的天才,并不是逼著孩子用閱讀換取無憂無慮的童年,而是挖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文字中同樣能享受快樂,讓自主閱讀成為一種潛意識。所以孩子想看多少就看多少,想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只要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都要支持。
學校利用午讀的時間選出優(yōu)秀的教師、高年級的同學進行好書推薦,創(chuàng)建濃厚的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同時語文教師每天在班級里上閱讀推薦課。在堅持一段時間后,教師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很多孤僻的孩子在課間也捧著書,與同學們津津樂道起來。
3.營造良好的高低年級共讀環(huán)境,在閱讀中找到自信
為了更好地幫扶低年級孩子閱讀,校內(nèi)建立高年級與讀年級掛鉤班,提供良好的、無壓力互助閱讀的平臺,學校通過讀書日或者是晨讀、午讀的時間,高低年級合班,一起閱讀,一起交流分享,以此來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在一對一展示讀書收獲中,讓孩子們獲得自信,獲得讀書的快樂,獲得與同學們增進友誼、表達情感的機會。
(二)優(yōu)化閱讀材料的設計
教師要想在語文閱讀中開展“和大人一起讀”的活動,首先就要優(yōu)化閱讀材料的設計。在開展這項活動的時候,選擇的材料可以以課本為主,在部編版教材中就專門設計了“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欄目。因此把語文園地中的一些文章布置成“作業(yè)”,根據(jù)日常教學進度為學生擬定學習目標,打亂章節(jié)編排順序,再加上課外的篇目編排成可行的校本經(jīng)典教材,讓孩子和家長或他身邊的大人一起朗讀,一起讀后作畫,一起寫感受,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吸收相關語文閱讀知識,又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由課堂到課外的全過程貫穿。
(三)加強教師和孩子的大人之間的溝通
在開展“和大人一起讀”的環(huán)節(jié)時,教師還要注重加強自身同孩子身邊大人之間的溝通。教師不能做甩手掌柜,自己還要不斷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以便找到最佳的解決對策。在多媒體化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QQ、微信等創(chuàng)設語文閱讀群,定期發(fā)布語文閱讀任務,可以靈活地擬定一些主題,并在群里為家長們講解一下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此次的閱讀活動是要讓孩子掌握什么知識或者什么技巧,教師都要把這些閱讀教學的細節(jié)為家長闡述清楚。這樣在具體進行“和大人一起讀”活動的時候,家長才能有更好的認識,也就會變得更加重視這項活動,不會當作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閱讀。同時家長有什么好的建議、看法,對于閱讀的內(nèi)容、閱讀的方式有意見的,也可以借此機會及時和教師進行溝通,幫助教師進一步改善閱讀教學活動。若家長沒有空與孩子共讀,那么哥哥姐姐以及其他的長輩,必須跟進一起讀的任務。在這種雙向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對于閱讀活動的開展也會有更好的心得體會,最終仍然是讓學生受益,讓他們在閱讀中收獲知識、在閱讀中凈化心靈。
(四)構建語文親子閱讀開放課堂
“和大人一起讀”的教學活動不僅要在放學回家后進行,必要時教師還可以把這個活動開設到課堂上,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構建語文閱讀開放課堂。如果只讓孩子在回家后和大人一起閱讀,那么孩子更多地會把這當成是一種作業(yè),甚至是一種負擔,所以教師要通過開放課堂的建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種閱讀其實是一種知識體驗,是一種凈化心靈的過程。教師可以提前和家長商討好教學時間和教學內(nèi)容,邀請家長參與到自己在學校開設的閱讀課程,并盡可能地在課堂上承擔一定的教學角色。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深和大人之間的親子關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以樂趣的方式進行閱讀的學習。在開放的閱讀課堂教學之后,回到家里家長再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借鑒參考課堂上的經(jīng)驗,進一步提高在家的閱讀效率,形成高質(zhì)量的“和大人一起讀”活動。
(五)豐富閱讀教學的活動形式
“和大人一起讀”也不局限于家長,還應在學校建立高低年級掛鉤班,借助高年級的閱讀經(jīng)驗來扶持低年級的閱讀體驗。通過晨讀、午讀、廣播等方式讓孩子們進行互動朗讀;也在大語文活動月中,通過聽、說、讀、演等形式,更好地展現(xiàn)師生讀、家長孩子讀,生生共讀,豐富活動的層次,體現(xiàn)和大人一起讀的成果;也可以在低年級預習指導課當中,經(jīng)常錄制合作朗讀的視頻,有效攻克預習課中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重難點。還比如,世界讀書日“我閱讀,我進步”活動。學校圍繞“和大人一起讀,感受書籍的魅力”這一主題,倡導師生愛書、讀書。學校加大圖書閱覽室閱讀的宣傳美化校園讀書角,為孩子們創(chuàng)建更多的閱讀空間。又如,學校開展家長進校月。這個月,學校、家庭、社會形成一個大的教育環(huán)境。首先是邀請專家,召開低年段的家長會,肯定了閱讀在大人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邀請了在各個領域有特長的家長,進入班級班會課,為孩子們呈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課堂。
(六)在閱讀活動中學會反思
在大人一起讀的氛圍下,要使學生閱讀的書目更多樣,如四大名著、童話故事、寓言、漫畫等等都有涉獵;使學生讀書達到50本;使他們在教師、家長、高低年級細水長流的引領鼓勵下,孩子的自主識字能力、識字量明顯增加,閱讀興趣與能力也有提高,積累與表達能力不斷變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想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和量,提倡的是少做題、要多讀好書、喜歡讀書、讀一整本書?!庇捎诤⒆觽冞€小,缺乏選書的主動性,閱讀也相對盲目,或者不能有始有終,所以需要陪伴引導他們閱讀,大人和孩子選擇自己最習慣的閱讀方式,最輕松對話,感受不一樣的閱讀快樂。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的“和大人一起讀”。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走向健康成長的道路。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來說始終具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知識,更能幫助學生凈化心靈,所以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更加注重“大人”在閱讀中的參與程度。教師要堅持優(yōu)化閱讀材料的設計,不斷加強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努力嘗試構建語文開放客課堂,真正實現(xiàn)讓學生“和大人一起讀”,形成良好有序的學習互動,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達到教學目標,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最終鞏固語文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慧.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外閱讀的研究——以部編版“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為中心[J].課外語文,2018(19).
[2]朱曉潔.漫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
[3]王麗瑩.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導向下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淺談“和大人一起讀”教學實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