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燕
摘?要?面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需要發(fā)揮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诖?,本文對繪本資源概念進行界定,分析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重點闡述了將兩者融合的策略,旨在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多資源。
關鍵詞?低年級;繪本資源;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2-018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要打破學校提供的老舊教學資源,對其他資源進行延伸,讓學生感受課堂的趣味性,并能積極參與其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與教學內(nèi)容,擴展繪本資源,幫助學生獲得新的認知,借此提升學習能力。
一、繪本資源綜述
對于繪本的概念,至今為止沒有精準的定義,但是就字面意義分析,是圖畫與書籍的結合,在此可以理解為帶有圖畫的書籍,作為圖和字結合的讀讀物,頁面內(nèi)容更加飽滿,并以易理解的文字與色彩鮮艷的圖畫,吸引人閱讀。而繪本資源則表示繪本與信息資源的結合,在教育領域中以書籍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在網(wǎng)絡中搜尋繪本資源,并在此過程中完成對其閱讀,展現(xiàn)與紙質書籍同樣的教育效果。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繪本的利用,不止局限于紙質書籍,還有網(wǎng)絡資源,對教學效果有益。
二、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
本文對新版本的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分析,以二年級為例,教材內(nèi)容主要圍繞學生兩方面進行,有生活實際與身心發(fā)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生活也不斷變化,教材內(nèi)容則延伸到自然、社會、國家,與學生將來生存需求吻合。低年級教材編寫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實現(xiàn)家庭、學校、社會生活銜接,并能遵守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各種行為準則。二年級教材對學生不良性格特點有所闡述,以公共社會為背景,引導學生建立共享、共有觀念。教材內(nèi)容涉及到的時間、共建等,代表人的共通性。所以,本教材以“我們”為例,進行知識點的闡述。
三、繪本資源在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繪本資源
一方面,繪本資源的選擇,與教學單元主題相近,教師要對其品質有大致了解,盡量選擇教育意義強、語言生動的繪本資源。教師可以從下面幾點進行:第一,選擇科學的繪本資源網(wǎng)站,如繪本中國、寶寶地帶、皮克布克繪本館等。第二,繪本資源的內(nèi)容要與文章主體相符,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入手,找出具有教育意義的資源,并與實際生活相近,即以此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遷徙,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擴展。第三,繪本資源的圖畫色彩鮮艷,內(nèi)容豐富,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诖?,以二年級教材中的單元為例,結合教材單元知識,挑選繪本,如遵守班級規(guī)則單元課堂中,教師提供《湯姆挨罰》《大衛(wèi)上學去》等繪本資源;愛護教室物品單元課堂中,教師提供《書本醫(yī)生》《大熊抱抱》等。另一方面,繪本集圖相結合的形式,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呈現(xiàn)文本內(nèi)容,并減少其理解難度,適合解釋抽象性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另外繪本資源具有延伸性特點,所以實際運用中可以融合多種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如授課時可將繪本閱讀當作單獨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運用于導入、新授、總結等。以《這些都是大家的》為例,在知識點講解時借助繪本資源《書本醫(yī)生》,通過換位思考的形式,詢問學生感受。學生可通過自主思考增強愛護公共物品的意識,或者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多層次自主討論形式,探討繪本中角色的特點。
(二)課堂教學過程研究
首先,設置情境,有效導入,一節(jié)課的開始很關鍵,只有好的導入,才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可以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導入,幫助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學習。例如《我愛我們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談話交流的形式進行導入,圍繞學生生活與學習,展開教學,并在與學生溝通的時候,將嚴肅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又如《大家排好隊》教學中,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小熊排隊排》電子繪本,讓學生通過觀看找出自己行為中的不當之處,進而進行糾正,主動排隊。
其次,充分利用繪本資源。學生不能有效地運用繪本資源,此時就需要教師利用網(wǎng)絡平臺,并以音頻、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直觀內(nèi)容,令其在觀看圖畫與聽故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闡述想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習效果。經(jīng)過教學實踐,得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紙質版和電子版繪本同時使用的形式。如《大熊抱抱》閱讀中,教師設置音樂氛圍,引導學生融入其中,并通過大聲誦讀,樹立愛護公物的意識。
再次,設置問題,是構建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觀看繪本后,掌握主題,再通過教師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維擴展,并做出有價值的判斷。結合課文內(nèi)容與問題設計,再加上學生的自主或者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進行適當教學過程的調節(jié),進一步完善課堂活動。
最后,澄清價值,深化主題。在上述問題設置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判斷,進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繪本資源的運用,讓學生從中獲得快樂,并主動思考與交流,提升法治與道德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使用繪本資源,讓學生對于感興趣的文本詳細閱讀后,掌握知識點,將其內(nèi)化,提升道德素養(yǎng)與規(guī)范行為,促進道德品質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