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逐漸有了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最能夠彰顯出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教學內(nèi)容。但是,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寫作壓力,在開展寫作任務時,也會進入一定的吃力狀態(tài)。而產(chǎn)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并沒有形成嚴謹?shù)膶懽鬟壿嬕约皩懽魉季S?;诖?,對如何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寫作訓練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
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多數(shù)教師的實踐驗證,可以確定思維導圖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能夠形成較強的積極性影響。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構(gòu)建寫作結(jié)構(gòu),緩解自身的寫作難度。除此之外,在構(gòu)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直觀地對文章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以及邏輯性進行檢查,及時對其進行調(diào)整,防止“跑題”問題的形成,提高寫作效率。
一、借助思維導圖,打開學生寫作思路
在小學階段,很多小學生都會對寫作存在一定的抵觸性。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兩種不同的寫作問題:第一,不知道如何下筆,不知道應該寫什么;第二,所寫出來的文章邏輯十分混亂,不知所云。
而結(jié)合這兩種不同的問題分析來看,我們可以確定,當前學生之所以會對寫作存在較強的抗拒意識,并且無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找不準寫作的切入點。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應用,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核心,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以“我的媽媽”為主題的寫作訓練活動時,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在布置完題目后,就要求學生自主開展寫作活動。那么很多學生都會進入一定的盲目狀態(tài)。這一盲目狀態(tài)并不是指學生不知道要寫什么。媽媽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十分密切的一個人,他們也會知道很多與媽媽相關的事情。但正是因為素材過多,所以學生無法選擇一個準確的切入點,整體的寫作活動就會存在問題[1]。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應用。比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出“我的媽媽”這4個字,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逐步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比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們的媽媽都長什么樣子呀?她有什么樣的習慣呢?你覺得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媽媽做過哪些讓你記憶深刻的事情呢?”在學生進行問題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答案,對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完善。在我的媽媽這一核心詞匯周圍,寫上其他的分支內(nèi)容,比如外貌、性格、事情等。當學生全部回答完畢后,整體的思維導圖也逐漸完善。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可以重新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回答,對媽媽的形象進行完善,然后對自己的描述進行有效的調(diào)整改進,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有效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
二、結(jié)合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gòu)建框架
當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思路之后,接下來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排列,加強寫作的邏輯性以及層次性。對于學習經(jīng)驗并不豐富,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強的小學生來說,這屬于寫作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挑戰(zhàn)。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對學生形成有效輔助。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撰寫“記敘類”的作文時,就可以在正式開展寫作活動之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記敘文的寫作思維導圖??傮w來說,在撰寫一篇記敘文時,文章中必須要包含六個不同的要素。其分別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jié)果。而在所展示的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將記敘文作為導圖核心,以六個要素作為導圖的不同分支。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名同學,要求其按照這一導圖結(jié)構(gòu),簡單地介紹一件在自己生活中發(fā)生過的事情。同時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教學標準,要求學生只要能夠清晰地將整件事情介紹出來即可。針對其所應用的辭藻是否合適,是否引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可以暫時忽略不計,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邏輯。當這一實踐性的小活動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題,然后進行寫作訓練,鍛煉自己的框架構(gòu)建能力,加強自己的寫作基礎,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2]。
此外,當整體寫作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結(jié)合網(wǎng)絡技術,為學生下載一些合適的寫作素材。然后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其進行分類。比如寫景類、寫人類、記敘類、抒情類等。將其構(gòu)建成完整的教學課件,上傳到班級群中,要求學生對其進行了解記憶,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強化學生的寫作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寫作十分重要,會對學生能力以及素養(yǎng)的發(fā)展形成直接影響。因此,針對寫作教學的方式,教師應進行重點的分析以及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能夠明顯緩解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問題,其能夠幫助學生降低自己的寫作難度,強化整體的寫作邏輯。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這一模式進行適當?shù)膽谜?,以思維導圖為載體,對寫作教學進行優(yōu)化,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海燕.借力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93-94.
[2]楊婕.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才智,2019(12):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