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剛
摘 要:學校管理的核心在于為教師與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學校的教育目標。將激勵機制應用到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對于喚起教師工作的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管理品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就激勵機制在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展開探究與思考,以期能夠促進小學學校的綜合管理水平。
關鍵詞:激勵機制;小學學校;管理;實踐策略
在心理學中,激勵機制是一種正方向性的評價機制,通過認可、尊重、贊美人們的行為,提升人們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對人們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挖掘,從而提升活動的有效性。在學校管理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兩大主體,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與情感直接決定了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將管理機制應用到小學學校的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教師對于工作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有助于學生在被贊美、被認可的過程中獲取愉悅的心理體驗,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管理的目標。
一、激勵機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1.實現(xiàn)正負激勵的有效結合
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只有管理機制適當,獎罰分明才能夠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體現(xiàn)出激勵機制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激勵即是對教師在某些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及時給予相應的表揚、獎勵、晉升、發(fā)展等,負激勵即是對教師不好的表現(xiàn)給予的提醒、批評、懲罰、處分等。正激烈和負激勵對于教師的行為動機都會產生一定的作用和影響。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要根據教師的實際表現(xiàn),合理地運用正激勵與負激勵,并以正激勵為主,負激勵為輔,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結合。
根據當前我國小學教育的整體情況來看,小學教師的薪資和福利待遇基本是固定的。所以管理者在進行正激勵的措施時,一定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規(guī)劃績效工資條例,在本校的經濟和能力范圍內,綜合地運用多種激勵方式,以提升正激勵的效果。大市聚鎮(zhèn)制定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管理條例時,并沒有一味地采用正激勵的方式,給予教師很多的物質獎勵和晉升獎勵,因為這樣一來,久而久之,不僅學校的財務狀況會受到影響,教師也會習以為常,使得激勵機制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大市聚鎮(zhèn)在績效工資條例中建立常規(guī)獎勵與不定獎勵,比如學校在制定年度管理規(guī)劃時,會預留出一部分資金,并將這一部分資金一分為二。一大部分用于常規(guī)的每個月的“教師之星”評選活動,除了給予學校的表彰獎勵之外,再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將此作為日后晉升的條件與基礎。然后另外一小部分給予在工作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如此,既能夠時刻保持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又使學校這方面的資金得到了合理有效的運用。同時,對于在教學工作中有不良表現(xiàn)的教師,給予適當?shù)呐u教育,必要的時候配合一定的經濟懲罰,消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僥幸心理,促進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2.實現(xiàn)內外部激勵的有效結合
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常見的激勵方式有目標激勵、榜樣激勵等,這些都屬于外部激勵,內部激勵主要指的是教師的自我激勵。
(1)外部激勵
首先,目標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目標的設置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目標激勵主要是通過適當合理的目標設置來激發(fā)人行動的動機,從而來指導和影響人的行為。當學校所制定的管理目標與教師的需求形成一致時,將有效地激發(fā)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校在進行目標設計時,應當對教師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查與分析。
比如當發(fā)現(xiàn)教師對培訓和再教育有需求時,學校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只要教師完成這一目標即可獲得一次培訓的機會。又如每個教師都有晉升的需求,但是晉升名額有限,學校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晉升目標,比如要求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本校的“優(yōu)秀教師”。如此,教師要想獲得自己的個人需求,就必須努力完成學校所制定的目標,對于教師的行為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在制定目標激勵所需完成的目標時,應當制定合適的目標。若目標難度過小,則對教師不會產生促進作用,若難度過大,反而會降低激勵的效果。
其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如同一面旗幟,給予人們追求的方向與目標,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榜樣激勵即是學校管理者挑選成績突出的優(yōu)秀個人或者群體,并將其樹為榜樣,號召其他人向他們學習,并以此來激發(fā)其他成員的積極性。管理者可以從本校范圍內選拔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作為其他教師效仿與學習的榜樣,也可以從社會中選取一些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教師,引導教師進行學習,并充分發(fā)揮這些教師的榜樣作用,產生激勵效應。樹立榜樣后,應將其事跡進行廣泛的宣傳,鼓勵學校其他的教師進行學習,并對榜樣人物或集體進行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增強榮譽感,這樣既提高了榜樣的效能,又能夠提升其他成員向榜樣學習的動力。
(2)內部激勵
內部激勵主要是教師進行的自我激勵。通過自我激勵,教師可以有效地消除教學工作過程中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向上的工作情緒。這也是教學管理激勵機制的最高目標。比如,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在設定教學任務之后,以教師的任務完成質量作為對于教師的評價基礎。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對教師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帶有一定強迫性的評價方式很容易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致使教師總是被動地完成教學任務,喪失教學的興趣與積極性,甚至產生逆反的不良情緒,嚴重違背了學校管理工作的目標,更不符合激勵機制的內在要求。因此,管理者在制定激勵政策時,應當注重教師內心與情感方面的真實需求,將內部激勵與外部激勵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內部激勵機制對于教師的促進作用,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反思自身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工作經驗,為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激勵機制在師資管理中的應用
1.制度激勵
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比魏谓M織都有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學校更不例外。小學學校的制度激勵則是通過管理者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制度,來肯定、約束、制止學校教職工的思想與行為,并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來促進人的進步是制度激勵的核心內容。在小學學校的師資管理中,要通過制度來起到激勵的作用,首先這個制度必須是綜合又全面的,獎懲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xiàn)它的激勵作用。其次,制度的制定必須要以教職工的核心利益作為基礎與前提,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促進他們的自我提升。最后,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就需要管理者制定科學的教育培訓制度,不斷地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
2.物質激勵
物質的獲得是管理機制的經濟基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人最基礎的就是生存的需求,而生理、安全和生存等需要屬于物質需求。所以,物質激勵是最為基礎的激勵手段。當人最基礎的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時,那么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都會受到一定的抑制,行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當前,在小學學校最為常見的物質獎勵就是增加工資、獎金、績效等經濟報酬,能夠滿足教師對于經濟收入的一定需求。但是物質激勵并不是萬能的,當教師對于經濟報酬的需求沒有那么高時,物質激勵的效果將會明顯降低。另外,物質激勵最需要注意的核心問題就是管理者在制定物質激勵的制度時,必須保證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證物質的獎勵公平、公正,否則效果將會適得其反。
三、激勵機制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
1.信任激勵
信任激勵即是學校管理者或者教師用自己的信任、尊重、鼓勵、關懷對學生進行激勵。在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工作信任,相信學生在各項工作中的能力;人格信任,尊重學生的人格,體現(xiàn)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并將公平性原則作為學生管理的基本原則;成就信任,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相信學生不斷學習,積極上進,并會不斷地取得好的成績;友誼信任,即師生之間要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絕對的權威性,使學生盡可能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信任。
以班干部對于班級的管理為例,一旦教師確定了本班級的班干部成員,明確班干部的工作職責之后,就不要再進行過多的干涉,給予班干部充分的信任。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所做的工作就是統(tǒng)籌規(guī)劃,扮演一名規(guī)劃者、培訓者與監(jiān)督者。班干部是與學生生活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最了解班內學生的人。只要我們給予班干部充分的信任與支持,他們便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班級管理者。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和教師不要過多地干涉班干部的管理,而是當他們向自己求助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并給予充分的信任與鼓勵。如此,不僅可以提升班級內學生管理的效果,還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2.評價激勵
評價激勵即是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手段來發(fā)揮激勵功能的方式,評價激勵貫穿于學生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評價激勵的作用,需要教師對班級內的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知,在綜合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的前提下,對于班級內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進行客觀性的表揚性評價,從而使他們的心理獲得一定的滿足,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對于表現(xiàn)較差或者犯錯誤的學生,也要及時進行指正,并適當?shù)剡M程懲罰,有效遏制學生不良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
首先,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評價的時機要恰當,不能過早更不能過晚。其次,評價的內容要全面,并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不能片面地看問題。最后,教師評價的方法要多樣,評價的語言要準確,從而激勵學生將自己更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評價激勵時,教師很難做到絕對的公正,更無法兼顧到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在進行激勵評價時,要注重分寸的把握,以教育教學為主,盡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使評價激勵的效果最大化。
總之,在小學學校的管理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師資還是學生管理方面,學校管理者都應當立足學校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教師與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多種激勵方式,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從而推動學校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濤.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9(36):165.
[2]胡克取.小學學校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0):14-15.
[3]楊俊.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J].中國新通信,2019,21(17):20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