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鑫
【摘 要】 合作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最常運用的方式,合作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深入,這種教學模式逐漸得到了普及和應用,并發(fā)揮出了十分強大的功能與作用。高中數學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順應改革要求、積極嘗試組織和實施合作教學。對此,本文將從科學安排小組成員、適時提出探究問題、注重小組有效評價三個方面出發(fā),全面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教學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合作教學;組織;實施
合作教學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教互學、信息交流,打破傳統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情境。將合作教學引入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扭轉落后的教學局面,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合作能力,使其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所以說,在教育教學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師不能再局限于傳統觀念和模式之中了,而是要以科學的觀念為先導,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進與革新,最終實現合作教學的實施與應用,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科學安排小組成員,奠定小組合作基礎
科學分組是合作教學的前提,能夠為科學、高效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全體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發(fā)展情況進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再依據科學的標準和原則將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組合,并保證每個小組的人數控制在4~6人,以促使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可以實現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讓學生在合作中有展示自我、發(fā)揮自我的機會,為合作活動的進行做好鋪墊。
以《任意角和弧度制》為例,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是建立在角的度量、圓心角的讀數與弧的度數及弧長關系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建立直角坐標系來討論任意角。在課程開始前,筆者根據教學特點組建了合作學習小組,在規(guī)劃小組成員時,筆者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合作學習的影響,在分組過程中,筆者科學劃分小組成員,保持各小組學生在同一水平線上。根據筆者科學的劃分,小組學習的效果得以保證。
二、適時提出探究問題,觸發(fā)學生合作欲望
要實現合作教學的基本條件,就是要使全體學生有一項需要協作才能解決的問題、完成的任務。所以說,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先嘗試根據數學主干知識來設計探究問題或者任務,然后再選擇好合作學習的切入時機來向學生提出探究問題、布置探究任務,包括在重難點處切入、在學生困惑處切入,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觸發(fā)學生合作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地在小組內展開對問題、任務的討論、互動與交流,分享各自的觀點與看法,最終在合作中達成共識,形成準確、清晰的建構。
以《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為例,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實數與向量積的運算定律,并根據條件判斷兩個向量是否平行。在此,為了深入探索向量部分的知識,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習小組布置了相應的任務,如,a與b共線,b與c共線,那么a與c一定共線嗎?向量a與b不共線,那么a與b都是非零向量嗎?隨后,各小組針對任務展開分析,由于零向量與任一向量都共線,那么a與c就不一定共線;假若a與b不都是非零向量,即至少a與b其中一個為零向量,但是零向量與任一向量都共線,就會出現a與b共線,所以條件不成立,所以a與b都是非零向量。
三、注重小組有效評價,保證合作教學效果
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活動和行為的直接反饋,小組評價則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展開反思,進行完善,從而有效優(yōu)化合作教學的效果。高中數學教師在對學生小組合作過程、結果展開激勵性評價的同時,還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及時改正;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小組內部成員展開互評,促進同伴之間的相互鼓勵、共同促進;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評價,有效增強學生合作、競爭的意識,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合作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與點評對學生的學習動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無論在哪種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應該積極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態(tài)度進行評價鼓勵。在本次教學中,筆者便遵循這一教學理念,當各小組成員討論完學習任務后,筆者給予學生回答的空間,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對學生進行點評,進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感。通過這一方式,不僅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同時還保證了學生的合作效果。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也應當積極地做出應對,嘗試在學生認知結構、學習特點的基礎上,運用科學安排小組成員、適時提出探究問題、注重小組有效評價等策略,推進和落實合作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組織與實施,進而發(fā)揮出合作教學的最大功效,使高中數學教學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呂麗娜.交流與合作活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7):67.
[2]馮洪濤.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開展方法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