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如今通過調研大量的學校教學情況來看,許多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數形結合的認識不充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把數形結合和書本知識統一的聯系起來。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也使學生的學習減輕了許多的壓力。由這些因素得出,教師和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仍然任重而道遠,教師要結合問題,靈活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不斷地去嘗試讓學生有效的獲取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案例分析
教師利用建立數學模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減少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并且,建立簡單的計算模型,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學習欲望。在小學數學中加入數形結合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小學生個人的發(fā)展影響重大,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文章從實際教學經驗和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研究方面出發(fā),以此為基礎進行了一些教學案例和發(fā)展策略的研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這種方法,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一、 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上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的探討
現在的教學現狀是:數學作為一門理科,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時候動腦思考,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自己的解題方法,勤加練習。但就是這個過程需要多次重復,很枯燥很煩瑣,所以學生會選擇知難而退,慢慢地產生畏懼心理,從而抗拒數學學科。學習數學知識就應該迎難而上,知道難點就要主動出擊去解題,一次解決好那么就會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咕軘祵W學科也影響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網,數學知識是相互貫通的,小學知識更是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基礎,因此抗拒數學、不自主去學習實在是數學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大障礙。
但是現在的教育往往是教師站在講臺上給學生灌輸知識,教給學生模板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拓展訓練,學生往往只重視學習“套路”,按照模板代入,缺少自己的思考過程。西方教育與我們不同的就是我們總是運用傳統的模式,教師講學生聽,不注重學生的長久發(fā)展,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是學生一味地接收,但是否是真正地接受了這些知識教師也不得而知。學生也沒有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的意識,除了死搬硬套沒有任何經驗的累積,沒有想象能力,過于依賴教師,更不要說什么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現狀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知識還是教師的,并沒有實實在在的教給學生。因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育中進行趣味性教學是迫在眉睫的,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一系列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思考如何讓將數形結合貫穿于課堂,聽多了就可以產生印象,老師一定是要重復教,學生才能學會運用方法。將數形結合的運用方法貫穿于課堂是很有必要的。教師也可以發(fā)散思維,私下里多多去了解學生喜歡什么樣形式的課堂,然后將自己的課堂也給多樣化,增添一些學生喜歡的元素。以上就說明教師要在自己備課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要將自己想要學生學會的東西貫穿于整個課堂,而且只有課堂的形式吸引學生了,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課堂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能體會到數學課程帶來的樂趣以及它的實用性。
(一)對于小學教學要有一個全新的理念
教育教學的目的是將學生教會,讓學生掌握知識,編織屬于自己的知識網,培養(yǎng)學科相關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們學會自主思考。全程動腦的課堂才是活躍的課堂,只有淡化教學形式主義才能讓學生回歸課堂主體,但這又講究教師的課堂展示方式,看能不能吸引到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的養(yǎng)成才更加重要,學生應該多多思考,這樣才能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為學生灌輸知識的做法,重視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們在平日課堂上自主思考。歷來學習知識都需要由淺及深,從概念入手再掌握解題技巧,小學數學教育是打基礎的過程,如果這個基礎沒有打牢固,那么后期的學習是很困難的,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盡力用有效策略使自己的課堂充滿創(chuàng)新,重點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一些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推測書本內容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數學思維養(yǎng)成上,數學思維養(yǎng)成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是很有必要的,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對題目進行剖析,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看法,因此學生解題也會簡單很多。數形結合是很有用的一個小技巧,在數學思維培養(yǎng)過程中,數形結合方法可以讓學生直接根據圖形判斷題意,直截了當的看出來題目所描述圖形的結構和樣子,以及各種圖形關系。這提高了學生們的解題效率,給了學生們自己思考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題目直觀能力以及洞察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對新的知識點往往都充滿了好奇,小學數學教學要學會去引導學生自主地去學習,通過章節(jié)標題對數學內容做一個推測。進而帶動學生數學思想的鍛煉,使小學生的思考數學能力得到提升。所以,為了完成這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認真地備課,深入地去了解書本內容,并且對書本原有知識點做好拓展。了解教材設定的重難點,數學線索的找尋,教學的重難點所在,揣測編者的意圖和教學的目標。
(三)依據實際提出可行方法
作為小學教師來說,讓學生們有一個好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必要的,為了讓學生靈活的去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師要在教學的范圍之內不斷的對數學的思維模式做好挖掘。把新式的思維和趣味數學策略應用到數學學習中去,改變學生機械式的讀背的傳統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開展數學學習。
二、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案例分析
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能夠直觀地表達出數學習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數形結合既然是學生學習時候的小幫手,那么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教會學生如何運用工具,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也應該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將數形結合的運用方法貫穿于課堂,使課堂教學模式切實可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學習方式,使用圖形讓數學問題更加的簡單直觀,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的知識點。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接受度,注意改善課堂氛圍,時刻關注學生,時刻改變策略。接下來列舉幾個案例分析。
在對小學生開展數學教學時,有著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我在教授100以內的數字知識點時,往往會感覺出學生對某些知識點存在問題疑惑,我在講解個位為非零的十位數時采取了趣味性很高的活動去開展教學。我在課前事先給每位學生分發(fā)了一個小方形盤,該方形盤的構造是一個正方形,包括了十行十列的小格子。隨后分發(fā)給學生一些小珠子,讓他們自行的在盤中放珠子,對于那些裝滿珠子的行就讓學生記錄為幾十,對于那些沒有裝滿的行,有幾個空格就是幾個,通過這種趣味活動讓學生對于幾十個有了充分的理解,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就迎刃而解了。可以試想,假如學生沒有通過這種方式去學習,教師只是單純地去講解這些知識點,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也很難去了解。比如生活中的例子,小紅和小剛家在一條街道上,他們兩家的中間有一個銀行,小紅家離銀行有200米,小剛家離銀行有300米,那么他們兩家的距離是多少?可以想象出這道題利用圖形是可以很好地去講解的,如果單純地去依據口語去講述,往往是難以敘述實際情況的,學生也只會回答出一個500米的答案,對于數學思維和能力沒有一個很好的鍛煉。教師可以使用畫一個線段圖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更好地在學生的頭腦中有一個數學模型的構建。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帶領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時,結合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讓學生能夠直觀的學習到數學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使用數形結合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加深印象,以此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到數學的重點、難點。教師也一定要激勵學生多練習。在整個練習過程中盡量積累經驗減小誤差,因為有時候誤差稍微大一點,直接影響解題的結果,因此教師應當在帶領學生進行練習的時候注意一下。多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機會,基礎知識是熟能生巧的過程,沒有練習自然是很難掌握,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意重心和方法。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基礎開始,扎實學習,認真地去了解定義內容,熟練地去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教師要告誡學生切記不要為了方便解題而去方便解題,數形結合是為了讓學生培養(yǎng)數學思維,提高解題速度和效率。那么什么叫作為了方便解題而去方便解題呢,就是為了省事不動腦筋而去選擇這種簡便的方法。這樣的話就會失去讓學生自己動腦的初衷,更不要提什么創(chuàng)新意識了。就算都用了數形結合的方法,那過程也并不是只有一種,都是相互貫通的,掌握了創(chuàng)新理念,才是數學學習的根本目的,這樣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能夠多思考問題,結合以往學習的知識,以及自己的數學知識網,然后進行新的解題探索之路。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對于數形結合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把數形結合思想和課堂教學做到有機的融合,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調整,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對于案例做好分析總結,把那些傳統的思想去除,化抽象為具體,使數學學習簡單化,趣味化。最終帶動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和有效課堂質量的提升。上文分析了現如今小學數學教育的一些現狀和應對的解決措施,學校和教師要優(yōu)化數形結合的思想訓練,不斷地去強化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德輝,張明陽,李艷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J].學周刊(自然科學版),2015(6):11-12.
[2]孫紅梅,魏國力,紀紅心.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7):88-89.
[3]鄒貴德,張曉偉,毛偉.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66-67.
作者簡介:
王國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城關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