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念
摘?要:小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要習得各種基礎知識與生活常識,還要重視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好德智體美各個學科,更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較快地融入新的集體中,而師生關系就是學生需要面臨的人際關系中的一種。當然,師生關系應該由教師主動出擊,與學生打成一片,玩到一起。尤其在課堂中,師生互動、協(xié)同合作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诖耍疚囊孕W語文二年級課程為例,探究師生互動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二年級課程;教學價值
師生互動作用重大:能加深師生彼此間的了解,處理好人際關系;能配合默契,提升教學質量;能給予學生舒適感,讓學生愿意跟隨教師學習;能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等。由此可知師生互動的意義?;诖?,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請教師們主動低自己的身段,與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溝通,發(fā)揮師生互動教學的價值。
一、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現(xiàn)狀,制定豐富多樣的互動活動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即便二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差,理解水平低,但也應該得到教師們的尊重,激發(fā)其課堂小主人的意識。而這個過程就需要教師加強師生互動,在與學生課間聊天,課上教學時了解學生學習特征,為其制定學科合理的教學計劃。
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前與學生進行了互動,了解大多數(shù)學生聽父母講過或者從電視中看到過這個故事。了解這一下現(xiàn)狀后,筆者不僅制定了學科合理的教學計劃,還設計了多樣化的互動活動:師生一起朗讀,重新熟悉故事內容;教師帶領學生解決生字詞問題,夯實學生基礎;巧用提問技巧,把握學生對故事主旨的理解程度;師生進行課本劇排練,加深對故事理解與記憶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既給學生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實現(xiàn)互動教學。
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教師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對故事的閱讀情況;制定科學合理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發(fā)展;活動形式多樣,能滿足學生不同學習訴求等,值得教師們學習借鑒。
二、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積極與主動性
活躍的課堂氣氛既包括教師投入熱情,激情飽滿地教學,又包括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課,配合教師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其實,要建構活躍的課堂氣氛十分簡單,那就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用符合學生口味、理解水平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如,在學習《寒號鳥》這篇文章時,筆者知道學生喜歡音樂,于是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了《寒號鳥》這首歌曲,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學習興致。之后,筆者融入了繪畫教學因素,讓孩子們畫出腦海中寒號鳥的形象,活躍了課堂氣氛。其次,筆者一一點評了大家的畫作,鼓勵為主,培育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最后,筆者邀請大家進入閱讀活動中,師生合作完成朗讀任務,也驗證了自己的繪畫成果。學到《開滿鮮花的小路》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沒有急于教學,而是詢問學生家中種植的花的品種與顏色之類的問題,引出“鮮花”這一話題,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融入了其他教學因素,調動了學生課堂積極性;巧用課堂提問技巧,引出教學話題,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讓學生具備學習主動性。
三、有利于建構民主平等關系,讓學生有勇氣表達自己
尊重學生地位,促進學生全面和個性化成長是新課改對所有任課教師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為了響應這一號召,筆者借助各種教學互動,拉近師生關系:愿意尊重學生的地位,將課堂主導權讓與學生;注重傾聽,了解學生的困惑與建議;給予鼓勵,讓學生有勇氣展示自己。
如,學習《曹沖稱象》這一課內容時,有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大象不是非洲的嗎,為什們會出現(xiàn)在中國?聽到這個問題后,筆者暫停了教學活動,為大家講解了大象的種類以及在中國歷史中的記載,解答了同學的困惑。學到《坐井觀天》這一則小故事時,筆者準備組織一場表演活動,并邀請同學們展示自我,但沒有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學生們有點害羞與害怕,不敢參與其中。見此情境,筆者帶頭報名,擔任了旁白一角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了教師的示范鼓勵,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搶奪”小鳥和青蛙的角色。學到《彩色的夢》這篇文章時,筆者引出夢這一話題后就將課堂讓給了學生并認真傾聽大家的發(fā)言,委婉地糾正大家的表達錯誤。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組織互動活動,建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傾聽了學生的困惑,解答了學生的疑惑;帶頭參與表演活動,讓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勇氣;組織發(fā)言活動,糾正學生表達錯誤,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新時期新氣象,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也出現(xiàn)了新變化,一個教學突出的變化就是提倡師生互動教學?;诖耍P者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出了上述幾點建議,以期能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為教育教學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澤文,雷呈勇.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類型與實施環(huán)節(jié)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4).
[2]賴秀琴.對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性的幾點思考[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