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黹L
摘 要:引體向上是高中男生體能測試項目,也是對其進行上肢力量、胸背部肌肉力量、身體核心力量、運動協(xié)調能力等進行訓練的重要項目。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及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高中男生引體向上的成績令人擔憂,得零分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文章圍繞高中男生引體向上得零分這一現(xiàn)象展開討論,旨在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體育;高中男生;引體向上;零分;思考;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7-0126-02
有關資料顯示,中小學體育課以及體育活動不足率分別為56.5%、76%,高中體育課以及體育活動不足率更高。在對某市高中學生進行體質測試時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男生無法完成1個引體向上,而課標規(guī)定高中男生引體向上的標準為7個,多數(shù)學生無法達標。高中男生無法通過引體向上的測試的原因,一方面是肥胖人數(shù)較多,另一方面是男生平時練習和測試態(tài)度存在問題,不愿參與自己弱項的鍛煉。這些因素最終導致高中男生引體向上能力不斷下降,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一、高中階段引體向上教學現(xiàn)狀
引體向上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內容之一,也是中學體育測試的必測項目之一。教育部要求到2025年全國普通高中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優(yōu)秀率達到25%以上,這對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引體向上的成績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重要構成部分。高中學生身體發(fā)育尚在進行中,受手指關節(jié)力量、背闊肌、肱二頭肌、斜方肌等肌肉群的限制,肌肉力量較弱而導致上肢力量不足。此外,肌肉力量的發(fā)展滯后于速度、靈敏度等其他身體素質。在進行該項測試時,部分學生對測試結果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部分教師對引體向上的教學難度和對學生安全等方面的顧慮導致引體向上的教學和訓練難以開展,最終導致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測試達標率低,甚至得零分,現(xiàn)狀令人堪憂。
二、體育運動功能認知缺失的思考
體育運動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育功能。體育運動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以幫助學生保持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學生通過體育運動,能增強身體素質,如增強腿部力量、上肢力量等。體育運動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與決心,調節(jié)減緩學習壓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娛樂功能。在體育運動中,人體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會使人體保持活躍的狀態(tài),并且使人感受到運動的快樂。高中生長期處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狀態(tài)下,容易產生抵觸厭煩的情緒,使神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之中,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高中生參與體育運動,在運動中感受樂趣,能消除學習的疲勞感。第三,精神功能。體育精神能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保持積極進取的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精神,促進學生智力、個性、品質等多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教師應重視學生體育功能認知缺失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引導,提升學生思想認識。同時,家庭、學校、社會要形成共識,使學生切身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益處,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學生是參與運動的主體,在引體向上測試中,得零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對體育運動功能的認知是重要原因。
三、高中男生引體向上得零分的對策
1.改變教學現(xiàn)狀,營造全社會重視體育教學的良好氛圍
某地2018年高中生引體向上測試結果顯示,16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3.8,17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4.2,18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4.5。1998年該地區(qū)高中生引體向上測試結果顯示,16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3.87,17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5.55,18歲年齡段引體向上平均個數(shù)為5.68。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但高中生身體素質卻在不斷下降。這是因為教師和家長十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體育鍛煉。長此以往,高中體育教學就會陷入困境,無法真正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功能。為此,教師、家長、學生都應努力改變體育教學面臨的現(xiàn)狀,營造全社會重視體育教學的良好氛圍。
2.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鍛煉意識
要改變部分高中生引體向上得零分的現(xiàn)狀,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借鑒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體育鍛煉設施,教師和學生家長應發(fā)揮組織引導作用,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通過充分的上肢鍛煉,增強學生的上肢力量。此外,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積極參與到能促進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各種運動項目中。家長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圍繞上肢鍛煉,融入多種教學內容,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激發(fā)學生鍛煉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鍛煉意識,讓學生在引體向上的練習中,感受到樂趣,自發(fā)地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鍛煉。
3.以賽促練,提高學生對引體向上訓練的重視程度
學校在組織各種比賽活動時,可以將上肢運動比賽列為重點項目,從而使學生重視上肢鍛煉。學生要合理安排訓練時間,提高上肢力量鍛煉效率,以獲得好的比賽成績。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鍛煉方法,避免學生盲目進行鍛煉,防止學生在鍛煉中身體受到傷害。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引導學生科學鍛煉上肢力量。在上肢比賽中,教師應向學生強調體育精神的重要意義,讓學生通過比賽建立友誼,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上肢鍛煉計劃,使他們的上肢力量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要引導學生利用上肢力量完成相關的工作,使他們感受到引體向上鍛煉的重要性。
4.合理規(guī)劃,增強學生引體向上練習的效果
在引體向上的教學中,有些教師急功近利,過于關注成績,忽略了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個體差異,缺乏科學的教學手段。在嚴苛的要求下,學生深感引體向上的難度,從而排斥引體向上訓練,甚至刻意回避,最終導致引體向上考試成績不達標。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需要對引體向上訓練項目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與安排,適當降低練習難度,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安排引體向上的訓練課程。還可以變化練習形式,與同類型的其他練習項目結合在一起。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計訓練的重點內容,形成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對于體重較大和肢體發(fā)力不足的學生,不僅要加大練習量,還要配合有氧運動。要設計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量力而行的基礎上,逐漸接受引體向上訓練,從而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例如,體育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或將其分成一加一輔助小組,讓體能好的學生帶體能差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體能,然后規(guī)定時間,進行比賽,哪組比賽成績優(yōu)異則會獲得獎勵。最后,對引體向上進行考核時,學生體能不但得到了改善,而且引體向上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可見,在該模式下訓練,學生不會覺得枯燥,也不會覺得身心疲憊,訓練效果非常顯著。
四、結語
總之,要改變“高中男生引體向上得零分”這種教學現(xiàn)狀,就要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時,應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功能的認知,采取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樂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江玉芬.有效提高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的方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02).
[2]何素艷,石巖.我國男生引體向上“零”分探因:基于三角互證的研究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10).
[3]嚴小飛.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提升的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0).
[4]劉國恒.廣州市普通高中男生引體向上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05).
[5]酈陽先.體質弱勢高中學生體質干預的長效機制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