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摘要】本文針對中職數學課堂教學長期存在的低效性和無效性,提出多角度、多層次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主要從問題情境引入、針對性設計問題引導、有效拓展問題等三個方面著手分析探討。
【關鍵詞】數學問題創(chuàng)設 ?中職數學課堂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7-0130-01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是長期存在的。課堂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完全脫節(jié),教師“自言自語”,一人獨演,學生亦“自說自話”或者昏昏欲睡,出現“課上輕松,課后空空”的無奈結局。
如何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關鍵在于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課堂教學是一項師生雙邊互動、共享經驗的活動。因此,必須改變以往“自上而下”由教師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更開放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問題,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進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進而真正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問題情境引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數學教師需在課堂一開始就設計一個好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興趣,激起其學習積極性。一個優(yōu)秀的問題情境需是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fā),以比較現實的、有趣的活動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的問題出發(fā),盡量引導學生從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模型。
例如在教學概率統(tǒng)計章節(jié)時,考慮到筆者所任教的汽修專業(yè)均為男生班級且十分愛好籃球,所以提出如下問題情境:假設要從詹姆斯和姚明兩名頂級籃球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NBA全明星投籃比賽,對他們進行測試,相同條件下各投籃10次10個,命中的個數如下:
詹姆斯:8 ?6 ?7 ?9 ?6 ?5 ?8 ?10 ?7 ?4
姚明:7 ?7 ?7 ?8 ?7 ?6 ?8 ?6 ? 9 ?5
你認為該選誰參加比賽?
學生首先想到的是比較兩人的總分或平均分,不過兩人的總分和平均分都是70個和7個,這時學生就會陷入疑難,教師據此追問:“兩人的成績一樣,能否說明投籃水平是一樣的呢?”(學生思考片刻無果)此時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圖形,一起畫出這些數據的散點圖,觀察圖形判斷兩人成績是否一樣。如此這般,學生便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一步步深入,從疑問思考到合作交流,一點點理解方差的概念和運用。
如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問題情境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而且增強了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
二、針對性設計問題引導,解決學生錯誤,溫故知新。
中職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方法整體較差,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只是模仿老師的解法,但往往并不理解為何要這樣做,所以在往后的學習中會經常犯同樣的錯誤,不僅自信心深受打擊,也進一步增加往下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因此,數學教師要善于積累學生所犯的錯誤,重視鞏固反思,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從而深刻理解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學習了冪函數和指數函數之后,學生對它們的解析式與性質產生混淆,教師可以在此提出問題,幫助學生分析比較,分清二者的區(qū)別與聯系:“比較一下,冪函數和指數函數的解析式的不同點是什么?”,學生自己進行對比、發(fā)現和總結:“冪函數的自變量是底數,而指數函數的自變量是冪……”類似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減少錯誤,而且教會他們比較的學習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提問要控制好難度,太簡單了達不到思考的效果,太難了容易使學生無從下手、失去信心。若知識本身確有難度,必須分解難度,設置成多問,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形象到抽象,層層遞進,使學生順著“梯子”爬,最終達到問題的解決。
三、有效拓展問題,建構知識間聯系,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尤其依賴課本和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生對于課堂所學基本只停留在表面的知識點上,而容易忽視各個模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更缺少對知識的進一步深入探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延伸,設計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探究,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
例如學習解三角形后,結合所學知識,讓學生思考解決形如正弦、余弦定理在測量中的運用等問題:1.學校旁邊新建一棟高樓,現給你皮尺和經緯儀,請你設計一套方案來測量它的高度;2.現有皮尺、經緯儀,請你設計一種方案,測量池塘另一邊不能到達的A、B兩點的距離;3.學校操場有一塊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草地,給你一把皮尺,請你設計出測量與計算這塊草地面積的方法。
這些探究性的問題,需要學生合作討論,有助于學生開拓思路,發(fā)展思維。
課堂數學問題創(chuàng)設,重點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氣氛,促使學生主動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此過程并伴隨有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能夠由內而外激活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改變他們的消極態(tài)度,變“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真正實現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邱亞明.中職數學課堂提問中的問題與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
[2]丁書珍、石永生.問題引導在中學數學高效課堂中的作用[J].中學數學,2015.11
[3]胡曉利.淺析中職數學課堂有效提問[J].數學教學與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