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軍
摘 ?要:文言文在高中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游記散文對學生有著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學生閱讀游記散文能夠通過對不同地區(qū)風物狀況的了解豐富自己的文化常識,開闊學習的視野;能夠從文本中學習記敘文的寫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能夠通過對文本思想情感的感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思想境界。因此,游記古文的教學要素是十分豐富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拓展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游記古文的學習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游記古文;高中;有效運用
游記古文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文言文形式,它能夠以豐富獨特的景象描寫和深邃的思想讓學生或者深刻的學習體驗。在目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高中語文教學的主流,教師歸于注重對文言文基礎字詞的教學,而不能深入挖掘游記古文中的多重內涵,讓學生打開思維,進行豐富生動的學習體驗。因此,改進游記古文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思考和探究中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探究方向。下面,比這就對這一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廣泛拓展,豐富文化常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而在目前,學生缺乏充足的閱讀時間,對于傳統(tǒng)文化常識不能進行廣泛的涉獵,造成知識素養(yǎng)欠缺。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將游記古文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廣泛的拓展和引申,讓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廣泛了解文中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永和九年,歲在癸丑”一句,對于永和九年,教師可以讓學生知道在古代每個皇帝都有不同的年號,人們采用年號紀年法。而癸丑是天干地支紀年法,相傳從黃帝開始使用。又比如,對于“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中的“修禊”,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這是古已有之的消災祈福儀式,后來演變成中國古代詩人雅聚的經典范式,一般于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通過這樣的廣泛拓展,學生能夠借助游記古文對不同層面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開闊學習視野,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二、讀寫結合,提升寫作能力
記敘文在高一階段是學生需要良好掌握的一類文體。但在實際的寫作中,學生缺乏足夠的寫作經驗和成熟的寫作方法,難以寫出高質量的記敘文。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照游記古文,學習文中獨特的寫作方式,將記敘文的六要素進行靈活運用,與寫作結構,藝術手法等方面相結合進行綜合創(chuàng)作,提高自己的記敘文寫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赤壁賦》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中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比如,對于第一段,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一段出現了哪些記敘要素,作者又是怎樣運用這些要素的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作者在介紹了出游的地點是赤壁后緊接著就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對赤壁進行了描寫,而沒有急于轉向其他記敘要素的介紹中。又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等句子,讓學生發(fā)現記敘文的寫作中不一定要全部描寫實際場景,也可以適當加入想象與聯想的成分來豐富寫作內容。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能夠從游記古文中學習到豐富的記敘文的寫作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哲理感悟,提升思辨能力
在目前,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獨立思考能力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難以得到成熟的培養(yǎng),難以有效提高語文學習效率。而古人有著以文載道的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很多的游記古文蘊含了作者對于特定的景觀以及人生經歷的綜合思考和深刻感悟。學生通過閱讀游記古文,深入探究文中的哲理,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感悟文中的哲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課文主要記敘了作者在褒禪山中的山洞中探險的歷程。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作者的探險過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在學生思考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比如,讓學生從文中總結探險成功需要具備的要素。學生結合“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等句子能夠總結出探險需要有志、有力、有物、無悔。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要素的特點。學生能夠發(fā)現有志、有力、無悔是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有物是客觀環(huán)境對自身的幫助。說明成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外界的輔助。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夠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進行深入思考,獲得良好的思辨能力。
綜上所述,游記古文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記古文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廣泛的拓展和引申,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游記古文中獨特的寫作方式,提高寫作能力;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究文中的哲理,有效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教師能夠將游記古文中豐富的教學要素深刻地挖掘出來,從而豐富語文教學的資源,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媛媛;品山水情意,悟作者性靈——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的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2014年10期.
[2]郭蕓谷;中學游記類文章教學策略探究;《廣州大學》;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