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波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重視學生寫作教學,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語文內涵,另一方面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寫作教學的地位不斷提升,與增強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材存在密切的關系,教師應轉變原有的寫作教學方式,融入多種內容,采用多種方式,從而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思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27
學生進入到初中學習的語文知識,多數(shù)情況是以學習考試知識為主,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語文作為重點考試的科目。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會提升考試知識的講解比重,忽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使學生的寫作未體現(xiàn)出差異化的特點,還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存在較大的壓抑感。針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轉變原有教學方式,給予寫作教學足夠的重視,采用多種方式提升寫作教學。
一、構建趣味性寫作環(huán)境,增強學生寫作欲望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以為學生構建趣味性寫作環(huán)境為基礎,在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趣味性環(huán)境中,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有助于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學習寫作知識的欲望,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會產(chǎn)生更多的動力,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原有的教學模式相比,構建趣味性環(huán)境,教師應為學生設置趣味性題目,組織學生圍繞題目進行探究,讓學生明確應該寫的內容,根據(jù)寫的內容指導學生應如何寫作。教師根據(jù)作文題目,設置相應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努力挖掘自身的創(chuàng)作潛力,將日常觀察的內容融入寫作中,借助文字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出來。
以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為題目進行寫作,根據(jù)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學生在寫作中應產(chǎn)生獨立寫作的意識,并由教師指導學生養(yǎng)成自我修改作文的習慣,在修改中鍛煉學生語感和語法修辭的能力。教師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環(huán)境,將日常生活中話題或者事物,作為學生寫作的方向,讓學生在接觸生活元素時,使學生認識到寫作來源于生活,通過積累和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內容,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基于不同的情感和想法,才能凸顯學生寫作的差異化特點。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范文,讓學生進行敘事寫作,體會使用真情實感進行寫作,從而增強學生熱愛生活以及感受到寫作的意義。
二、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臈l件,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學生在掌握寫作知識過程中,首先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寫作知識的動機,然后講解寫作知識,使學生可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使用方法,最后進行不斷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谏鲜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臈l件,提供的條件用于增強學生對寫作的理解,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意義,并且利用條件降低寫作難度,避免學生出現(xiàn)抵觸寫作的情況,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準備階段,應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資料,要求學生在探究資料過程中,可以找出相應的問題,包括寫什么、怎么寫,學生明確問題后,才能明確寫作方向。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后根據(jù)題目以及題材,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布局,在布局中靈活使用詞語以及句式安排,均會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最后教師向學生提供與寫作有關的內容,讓學生深入研究相關內容,使學生掌握相關題材的寫作方法,以便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如何突出中心》為題目進行寫作,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明確寫作的中心,提供相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寫作中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如采用敘事說理的方式,或者采用寄情于景的方式,使學生既能明確中心,還能圍繞中心進行深刻的闡述。在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抓住問題,把握寫作的中心,圍繞中心組織語言以及句式排列,突出寫作中心。
三、寫作與閱讀有效的融合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將閱讀教學融入其中,通過閱讀增強學生寫作的能力。學生在閱讀中,教師應做到言傳身教,將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表達出來,學生在閱讀中的感悟與教師進行對比,既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記錄其中的句式和詞語,學生積累的句式和詞匯,會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學生閱讀不同的內容,積累的素材會不斷增加,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中的選擇更加豐富。學生寫作內容的豐富,會與學生的寫作情感有效的融合。
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與學生進行不斷的閱讀存在密切的關系,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實現(xiàn)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但是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尤其是重視課外的閱讀,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閱讀內容進行分享,分享中學生會加深閱讀內容的印象,并且其他學生會在產(chǎn)生更多的感受,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的整體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的融合,通過融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抓住細節(jié)》為題目進行寫作,本節(jié)教學中要求學生了解細節(jié)描寫知識和表達作用,教師向學生提供練習細節(jié)寫作的條件,使學生在練習中可以最終組建成文章。學生在細節(jié)寫作中,需要明確要點,在描寫人物、景物以及事件等,做好細節(jié)的精細刻畫。學生在描寫細節(jié)過程中,會由于學生的觀察能力存在差異,細節(jié)練習質量會出現(xiàn)變化,教師為學生提供與寫作細節(jié)有關的內容,讓學生深入閱讀,在閱讀中掌握細節(jié)的描寫方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產(chǎn)生出不同的想法,教師應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正是想法的不同,才能突顯學生寫作上的個性化特點。
四、教師發(fā)揮指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問題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尤為重要。寫作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學生既能了解自身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還能獲得教師的指導,有效解決寫作問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布置寫作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使用兩種以上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明確寫作目標。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應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文,在批改中將學生寫作的優(yōu)點和缺點展示出來,一方面使評價更加均衡,另一方面給予學生寫作缺點進行重點的練習。在評價學生寫作時,評價內容包括句式的排列、詞匯的搭配以及情感的融合,基于上述要求評價作文的整體性。
以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學寫傳記》為題目進行寫作,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明確了解傳記文學的常識,了解傳記題材的特點,正確運用生動、傳神的方法進行敘事寫作。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作材料,靈活運用材料進行傳記寫作。學生完成傳記寫作后,教師應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對學生的寫作構思、句式排列以及融入的思想和情感等進行全面的剖析,使學生了解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一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使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增加課外實踐,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許多題材與日常生活以及環(huán)境存在密切的關系,教師應結合題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在課外實踐中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和環(huán)境,結合實際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情感融入能力,將情感與環(huán)境相互融合,會使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寫作思路,以便學生豐富寫作內容,學會使用寫作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積極轉變原有的寫作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圍繞題目為學生提供多種寫作指導,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在不斷寫作中提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彩紅《淺析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學周刊》2015年第27期。
[2] 葉貽周《淺析語文教學中閱讀對寫作的影響》,《考試周刊》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