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摘要】目前農村大部分小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怕寫作文。學生寫不好作文是語文教師的困感。尤其是農村小學生,由于信息來源少,交流欠缺,閱讀量少等原因,致使他們寫作文時行文千篇一律,沒有真情實感。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從“以讀促寫”的方法去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以讀促寫;寫作興趣
說到寫作文,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可是學習上遇到的最大的“攔路虎”,每每談虎色變,畏懼不已。對于教師而言,這也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可每當談到作文教學時,大凡都是采取漠然的態(tài)度,總感覺在此問題上束手無策。特別是對于農村的小學而言,就更難了。他們的視野不夠開闊,生活的天地不夠寬廣,自然寫出來的東西不是記流水帳就是空洞無物、千篇一律。但是,小學作文,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衡量語文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該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這成了許多語文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綜合多年來在農村小學教語文的經歷,在這里我來談一談我的一些淺見。
一、重視課外閱讀,以讀促寫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一)大量閱讀,以讀促寫
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這一語道破了讀書與寫作的關系,不用注釋,要有“神”,就要“破萬卷”??梢婇喿x對寫作起著很大的影響。但自從電視、電腦等形形色色的媒體出現(xiàn)后,學生們對閱讀更是避而遠之,特別是對農村的小學生來說要有這方面的興趣就更少了,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農村的家長對這方面認識不深,也更不重視,認為看課外書籍是讀“閑書”,浪費時間,影響學習;二是農村里沒有圖書館,課外書籍來源難。因此,作為農村小學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鼓勵孩子們大量閱讀課外書籍,讓他們通過各種正當渠道獲得書源,如到學校圖書館借用,自已買,跟別人共享等。與此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多開展一些有關閱讀的活動。如說故事大賽,比比誰抄的好詞佳句多、名言名著知識大比拼、讀書手抄報展示,讀書心得體會、征文比賽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促進了他們動筆寫作的興趣。讀是寫的基礎,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博覽群書。
(二)擇優(yōu)閱讀
著名作家藏克家曾經說過: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笔堑?,一篇佳作,一部好書,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志向。當前出版物中魚目混珠,好書與劣書共存,因而作為教師要教會孩子們擇優(yōu)閱讀,要挑選高品位的讀物。比如名著、報刑、雜志、科普書等,并且在閱讀中學會鑒別和思考。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閱讀的隨意性,盲目性,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閱讀,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要求學生勤動筆,做好讀書筆記,或摘錄精彩語句,或概括內容大意,或歸納寫作特色,或寫感想體會等,以此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讀寫結合,培養(yǎng)寫作興趣
讀和寫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而且還必須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在表達思想內容時所運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詞造句的妙處。將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閱讀范文中訓練學生的寫作思路
學生思路的清晰性,對于作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十分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從審題開始,圍繞課題,把人們想問題時最一般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一見題目就知道文章要寫的主要內容;一想內容就知道文章的重點在哪兒。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就能逐漸掌握最一般的思維方法,寫作文時,能正確地審題,立意選材而且能清淅地、有條理地組織文章的層次,懂得圍繞中心寫文章,突出重點。
(二)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仿寫范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教學的主體。它對指導學生作文起著鋪路筑基的作用。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有機結合,發(fā)揮課文的示范作用。引導學生仿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1.從整體著眼,點線人手
作文這個整體包含許多部件,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從仿寫部件人手。如寫人的記敘文,我把人物外貌、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一一分述,并進行單項訓練。在教《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我把描寫人物和描寫思想活動部分多次設置情景進行訓練,進行一課多仿。在教《慈母情深》一課時,在總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段,找出之后,我再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然后讓他們進行仿寫。特別是在仿寫文中“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shù)著?!边@一處時,同學們的興趣特別濃,有的學生寫: “爸爸小心翼翼地從衣兜里掏出那個破舊的錢包,從里面夾出幾張揉得有點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shù)了數(shù)……”有的同學寫道: “爺爺從衣兜里掏出一包花生米,用龜裂的手指夾一顆,小心翼翼地放入我的嘴里……”有的同學寫道:“老師用龜裂的手指從衣兜里掏出一條潔白的方巾,為小明擦汗”……當時,我還趁熱打鐵,布置了學生寫一篇寫人的作文,并提醒學生要像課文上一樣,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這些方面人手,進行細致描寫,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這樣一來,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以課文的寫作形式為例,讓學生仿寫
小學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都是很好的文章。有的課文的寫作技巧、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的使用等都恰到好處。例如,《白鷺》這篇課文在布局謀篇上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式。文中先用一句“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總起全文,接著從白鷺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兩大方面進行分述,寫出白鷺的“精巧”。最后又用一句“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眮砜偨Y全文,呼應文章的開頭。文中在描寫白鷺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時,采用了對比、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白鷺的精巧形象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我在教這篇課文時,就抓住課文的這些寫作特點,讓學生仿寫題為《我喜歡的一種動物》的作文。寫前,我先讓學生明確兩點:一是選擇自已熟悉的動物來寫;二是學習《白鷺》一文的寫法,特別要注意會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將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明確要求以后,我給大家開了一個頭。同學們對這樣的作文不感到困難,拿起筆來就寫。下課鈴響了,不少同學已把作文寫好了。其中有一個程度一般的學生寫的作文: “燕子是一種精巧的小動物。它色素的配合,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那烏黑的羽毛,那全身流線型結構,那小而尖的嘴,那灰黑的小腳,增之一分則嫌短,好看極了……”
實踐證明,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師要想帶領學生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就必須通過學生從讀中悟寫,以讀促寫,充分發(fā)揮閱讀與借鑒的仿效作用,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把寫作文當成一次次愉快的旅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高水平的作文。
【參考文獻】
[1]韋志成.作文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倪瑞,小學作文教學問題與對策[M].作文學習,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