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新
摘要: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音樂課堂離不開歌唱,它在小學音樂課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范唱又是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文章從勤、精、情、美四個方面來探究如何在音樂課上進行范唱。
關鍵詞:小學音樂;理想教學;范唱;重要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音樂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范唱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良好的范唱又是一節(jié)音樂課成功的關鍵。文章提倡的范唱是指教師的自彈自唱。教師的范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其中又是相互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的范唱是最直觀的,也是他們感受最深的。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勤、精、情、美四個方面來談談如何進行范唱。
一、勤
課堂上的范唱是發(fā)揮音樂藝術感染力、陶冶學生
情操最直接的手段。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依說過,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得多。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傳遞歌曲信息的使者是教師,教師的范唱是否具有感染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yè)知識、技能技巧,以及文學和美學修養(yǎng),使自己擁有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功底,這樣才能有效地把握作品的內涵。付諸行動,即勤練聲、勤練琴、勤讀書。
1.勤練聲
課前,教師應當認真地備好課,提高自身的范唱水平,教師范唱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學唱歌曲的效果。因此,在示范演唱時應有較高的要求,教師每天至少要保證練聲20分鐘,將自己的聲音調整到最好的狀態(tài)。聲樂藝術不是紙上談兵,好的聲音也不是立刻就能唱出來的,而是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具有深厚的功底。發(fā)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訓練發(fā)生器官能自如地調節(jié)自己聲音的能力,用最省的能量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科學地運用嗓音,通過咬字、吐字和呼吸方法進行歌唱,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2.勤練琴
我們不是天才,即便是音樂天才也需要勤奮,更何況我們現(xiàn)在的音樂教師多數(shù)都是“半路出家”,只有少數(shù)的人才有“童子功”,因此我們更需要加強練琴。彈奏是一種語言,是音樂語言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教師在演奏中把演唱和彈琴結合起來,把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演奏出來,能夠將范唱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在流暢的旋律中感受美的音樂。要想彈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要堅持每日練琴。
3.勤讀書
讀書不僅能教給我們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素質,更是提升藝術修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無論是文學素質還是美學素質,我們都會從書中找到真諦。當然,勤讀書也可以讓我們在書中找到音樂的靈感,這樣才能準確地示范演唱。
例如,筆者閱讀譚家盛老師的《中國民歌》一書時,看到第二章《小調》嬉游歌中寫到“嬉游歌曲是用來比賽心算的能力”時,頓時靈感即發(fā)。筆者立刻對《對花》《數(shù)蛤蟆》等歌曲教學中范唱的部分加以創(chuàng)新,筆者唱歌詞,學生“對數(shù)”,以游戲的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范唱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開發(fā)了學生智力,又對后續(xù)的歌曲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精
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每首歌曲都是以特定的調式、旋律、和聲、速度、力度去表達意境、傳遞情感的,一些歌曲還有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范唱的目的是通過教師對歌曲的演唱,使學生初步形成對歌曲完美、鮮明的藝術形象感染,對歌曲的表現(xiàn)手段、歌曲風格有比較完整、準確的印象,對正確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有所認識,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樂志,并為學唱歌曲增強信心和勇氣,其有著現(xiàn)代音響起不到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充分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結構,掌握歌曲的風格和表現(xiàn)手段,這更是教師對歌曲進行的二度創(chuàng)作,因此要極為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
“精”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精心閱讀
認真、仔細閱讀已有的關于歌曲的資料,在了解歌曲的風格、調式、調性、旋律、和聲、速度、力度的基礎上開始設計歌曲伴奏型。如果由于粗心大意,沒有認真閱讀或對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就無法真正領會作曲家要表達的深刻含義。因此,精心閱讀是掌握作品的前提和關鍵,只有精心閱讀才能了解歌曲教學的重、難點,才能將歌曲的內涵在范唱中表現(xiàn)出來。
2.精心設計伴奏型
理解歌曲內涵后,開始精心設計歌曲伴奏型,準確運用和聲,伴奏織體適合歌曲風格。伴奏熟練,強弱處理得當,將范唱這一“主角”體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教學《采菱》這首歌曲時,筆者采用小調的伴奏方法和精巧的伴奏型,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南方水鄉(xiāng)的真實秀美的情境中,學生對歌曲的前奏印象十分深刻,不但學習興趣高漲,而且還提前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3.精心范唱
唱歌最能直接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表達我們的思想感情。范唱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歌唱水平上,如何把歌曲的風格體現(xiàn)出來,也是要在唱上多做文章。如何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有良好的氣息支持;其次,在掌握技巧的同時還必須把握語言的規(guī)律,借助語言的功能完成表情達意的目的。也就是說,準確的咬字、吐字,清晰地表達詞匯和語句,并用聲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樂形象,要精到每一個樂句、每一個樂節(jié)、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方面都要想到、練到,這才是范唱的真諦。
4.精心排練
如何將歌曲的思想內容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主要看排練成功與否。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備課就好似演員的排練一樣,要精心細致地彩排,設計好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這樣才能確保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情
情是音樂教學成功的條件,也是范唱成功的關鍵之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黑格爾說過,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著心情。只有用心來演唱的歌曲才是最美好的。音樂里有鮮明的形象、生動的畫卷、美妙的世界,給人以無限美好的遐想時空,讓我們體驗濃重深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對音樂的處理、表現(xiàn)與情感的把握要做到準確到位、細致入微、以情動人。
筆者認為,新歌教學是否成功,與教師的范唱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學生學唱歌曲之前,教師的范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范唱時,教師要注意聲情并茂,促使音樂教學得以成功。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合作、交流、協(xié)同的實踐活動。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素質,研究、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以結成真誠的師生朋友。師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這樣師生的友誼和情感便能不斷得到鞏固、升華,進而演變、內化成教學需求、教學渴望和教學不竭的動力源泉,建立健康、和諧、平等、友好的師生之情。
四、美
音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審美為核心。音樂教學是一個實踐活動,同時也是一個表現(xiàn)美的過程,音樂教學要使學生在音樂中享受音樂美。范唱時,教師通過美的動作、美的表情、美的旋律、美的音色,將音樂美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教學《小白船》這首歌曲時,筆者以輕柔、優(yōu)美、舒展的演唱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將學生帶入小船蕩漾、水波連綿的美麗畫卷中。特別是學生通過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以及波浪形起伏的旋律走向,能夠了解優(yōu)美的和聲效果。在演奏力度上表現(xiàn)了基本節(jié)奏和水波漣漪的意境,使學生進入豐富的感情角色,體味音樂、享受音樂的熏陶。
成功的范唱能夠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教學《可愛的家》這首歌曲時,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角色,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唱。這樣就可以把學生帶入一個溫暖的藝術境界,產生情感共鳴,學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用自然、柔美、祥和的情緒來唱這首歌曲。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情感教學的運用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手段。無論是音樂綜合課,還是音樂欣賞課,教師都要用滿腔熱忱浸透到音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
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而又相互統(tǒng)一的。音樂教學也是如此,要想做好音樂教學工作,就要將音樂課中所有的教學過程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當然,范唱也不例外。筆者認為,只要將范唱巧妙地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在范唱時能真正領會并掌握“勤、精、情、美”四個字,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瑜,劉永剛.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學中范唱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小學),2016(2).
[2]李玉仙.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范唱[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2(6).
[3]魏娜.新課改下小學音樂范唱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17(2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