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華
摘?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有效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塑造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文章結合筆者實踐教學經驗,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在文中先提出初中道德與法治開展活動教學的意義,之后從五個方面簡要論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2-0202-02
活動教學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開展。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教育學科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思想觀念和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下面就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活動教學展開分析。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開展活動教學的意義
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的開展,對于教師和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教師,活動教學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對于學生,活動教學是有效提升自身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顒咏虒W是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發(fā)揮出活動教學的教育功能。活動教學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活動。多樣化活動教學圍繞學生展開,在活動中增強了師生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開展的策略
(一)樹立以學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的開展,要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為中心,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從學生出發(fā)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道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等,在全面把握班級學情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此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如,在學習《讓友誼之樹長青》這節(jié)內容時,筆者引導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集體探索學習,使學生們互相分享自己的趣味經歷、生活收獲等。通過開展集體活動,使學生們認識到友誼的偉大,樹立互幫互助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素質的提升。
(二)明確活動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開展活動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一門生活氣息很強的學科,其教材內容大部分選自日常生活,具有實踐操作性強、內容豐富的特點。在實踐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教學的開展主要以法律與道德知識、教學知識探究、心理健康講座等內容為主。雖然活動形式多樣化,但是其取得的活動效果并不理想,只將活動主題作為教學目標,這使得教學目標模糊且不易實現(xiàn)。在主題講座中,教師主要講解教學目標,這導致目標過大、內容過于表面化,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活動開展流于形式。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結合實踐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活動,明確活動目標,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活動教學的教育功能。此外,教師在確定活動教學目標后,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以此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如,在學習《友誼的天空》這部分內容時,筆者以“友誼萬歲”知識講座的形式開展活動,根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會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豐富活動教學內容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是確?;顒觾热葚S富的有效手段。但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傳統(tǒng)教學,只通過活動形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沒有真正實現(xiàn)活動的多樣性。這使得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低效,學生學習效率也很難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課堂教學,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活動形式多樣化。在實踐教學中,即便是開展相同知識點教學,也可以組織不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學習同一知識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扎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其次,豐富活動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最后,多元化教學主體,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活動中師生共同提升和進步。如,在學習《延續(xù)文化血脈》這節(jié)內容時,筆者在班級中組織競猜活動,活動的主題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競猜活動加深學生們對端午節(jié)、春節(jié)、潑水節(jié)等節(jié)日的理解。
(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加深學生理解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源于生活。教師要結合這一特點,在活動教學中引入相關生活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加深對道德與法治內容的理解。教師要采取有效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并對學習的內容產生熟悉感,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如,在學習《社會生活有秩序》這節(jié)內容時,筆者先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生活中不守秩序的視頻,先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引發(fā)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真實遇到過的不守秩序表現(xiàn)有哪些。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社會秩序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同時大家一起討論采用怎樣的措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在社會中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之后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
(五)角色體驗法,在表演中理解知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理解知識,還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道德與法治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踐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機會。角色體驗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實踐的機會,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逼真的語言交際情景。角色不同,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也會發(fā)生變化。如此通過扮演不同角色,可以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基于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角色表演游戲,通過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以生動的表演更透徹理解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維護秩序》這部分內容時,筆者會讓學生來扮演駕駛者、家長、學生、行人等角色,理解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的秩序。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學生們體會到上下學期間,校門口會出現(xiàn)交通亂象,是由于學生、行人、家長的需求不同,不同身份的人自身需求得不到恰當處理,自然會造成校門口的交通亂象。每個人都有生存發(fā)展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恰當處理后,各種矛盾才能被化解,校門口的交通亂想才能徹底解決。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角色體驗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的表演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三、結束語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活動教學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方式,其在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道德與法治知識,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東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9(27):66.
[2]雷允絨.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善對策[A].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3]劉東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9(27):66.
[4]后曉貞.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