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新課改教學背景下的重要教學手段,“微課”教學憑借其獨具特色的視頻體驗和音頻感官,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教師更是可以借助“微課”這一平臺,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孩子們對于美術知識好奇心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內容錄制。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以浙美版美術教學為例,對微課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微課技術;小學美術課堂;運用
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在信息化技術的引領下引入了諸多網絡教學手段,不僅對整個教學效果提升提供了依據,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而“微課”作為一種最為直接的教學手段,更是得到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關注,可以說“微課”的應用不僅為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日常認知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幫助,同時也為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深度挖掘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 什么是“微課”
“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主要借助視頻為主要媒介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展示?!拔⒄n”具有針對性強、容量小、示范性突出等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利用這種教學手段,通過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認知,在尊重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 “微課”的運用特點
(一)“微課”具有較強的互動性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實踐中,學生很難在一段時間內對相關的美術知識點進行掌握,而在課堂推進過程中教師更是很難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與交流,往往都是以“填鴨式教學”“一言堂式教學”為基礎進行教學開展。然而“微課”教學的引入則是可以很好地扭轉這種瓶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靈活性展開師生互動,與此同時也可以將課堂時間延伸于課下,通過電腦播放、手機播放等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點的鞏固。
(二)“微課”形式上的多樣性
美術課堂下的“微課”還能夠充分的利用視頻、動漫、PPT等進行教學展示,最大限度上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來提升教學形式的多樣性。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最終形成一種內在素養(yǎng),更好地應用到日常的生活與學習當中。
(三)“微課”能夠對美術知識點進行不斷強化
“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還能夠對相關的知識點展開進一步強化,特別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他們對于美術知識的鑒賞水平與認知水平有限,只有借助“微課”這種教學手段才能夠引導其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更加明確的認知,借助不斷地強化來展開相關的教學設計。
(四)“微課”教學內容的短小精悍
短小精悍的“微課”內容還能夠一改過去美術教學中的“又臭又長”現(xiàn)象,通過短時間的知識傳播來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習要點與學習重點的鞏固,從本質上提升教學效果與授課質量。
(五)“微課”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美術學習過程與其他學科不同,很多情況下學生的動手作畫時間并不能在有限的40分鐘課時上完成,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經常會因此感覺到力不從心,甚至會感覺到制約整個教學的推進。而“微課”的引入不僅能夠充分地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征,從本質上對傳統(tǒng)教學時間限制進行有效突破,同時也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節(jié)省了更多的時間,在緩解一些重復性較強的課程教學知識點壓力的同時,也能夠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來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從本質上也提升了整個美術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另外,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引入“微課”技術,也能夠引導學生充分的借助課堂以外的時間與空間來進行自主訓練、自主研究,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還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通過觀看微視頻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和鞏固。
三、 微課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導入運用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課堂導入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入“微課”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對相關知識背景的認知與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個導入階段設定在2~3分鐘左右,在突出“短小、精悍、新奇”特色的同時,結合學生興趣點與實際教學需要展開微課的制作。
例如在浙美版小學美術進行“彩旗飄飄”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設計來進行微課制作:首先尋找到各個國家的國旗進行導入,同時截取一些具有特色的彩旗圖樣來讓學生猜一猜“這面國旗是哪個國家的?”“這面彩旗是用來代表什么的?”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的導入下,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實現(xiàn)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微課”在新課教學中的應用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帶領下,廣大小學美術教育從業(yè)者必須要在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同時,以“微課”為媒介展開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主體性的同時,盡可能多的遵循“簡單、新穎、明確”的特點進行教學應用。例如在進行《紙袋玩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截取一些在國際上獲獎的玩偶電影片段,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手段與創(chuàng)作方式進行認知,同時配以播放一些紙袋玩偶成品,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為學生分發(fā)一些小禮物來讓孩子們感受到更多美術學習的驚喜與魅力,從創(chuàng)新、高效的角度來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多可能。
(三)通過“微課”對難點進行講解剖析
對于一節(jié)美術課而言其優(yōu)良與否,主要在于學生是否能夠對相關難點與重點進行突破和理解,因此在這個環(huán)境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引入“微課”的方式來進行示范,將一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立體,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疑惑,最終實現(xiàn)既定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課”設定為2~4分鐘左右,在突出“細致、清晰、整齊”的特點同時,對一些難點和教學要點進行反復演示,在提升學生理解力的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其學生的動手參與興趣。例如在進行相關水墨畫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花鳥畫這一主題,將梅花的繪畫過程與繪畫步驟進行設計。對于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教學難點以字幕標注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同時配合教師的實際繪畫示范來讓學生明確在進行梅花的水墨畫繪畫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什么。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畫面表現(xiàn)力較弱,水墨濃淡,干濕掌握相對生疏等現(xiàn)象,制作出一個“加強版”的“微課”教程,通過2~3分鐘的要點講解來鼓勵學生能夠對相關的繪畫重點進行思考和動手操作,在縮短教學時長的同時更加突出重點來推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素養(yǎng)。
(四)通過“微課”提升學生實操能力
在過去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更加強調對相關美術知識要點的灌輸與描述,而對于對美術知識點的強化記憶與學習通常都是利用課后作業(yè)的方式進行鞏固與延伸,雖然這種教學手段能夠從某種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但從長遠上看這種教學手段卻制約了學生的思考力與實踐力。特別是在新課改下的今天這種教學手段更是有悖于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對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因此,在新課改下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通過對“微課”的合理應用來打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不斷提高學生自身審美認知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地關注其動手實操能力,有的放矢地完成各項美術學習任務。例如在進行《色彩大家庭》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認知來進行相關的“微課”教學軟件設計,而在進行實操的過程中則是可以通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的方式來對色彩的搭配和應用進行探討,從生活實例的角度來進行案例操作。例如學生可以想一想:當我們在公園春游的時候,吹出的五彩泡泡隨著春風飛舞,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將這個畫面進行繪畫,在強調色彩搭配的同時也要根據小組討論結合和認知來進行科學設計,最終實現(xiàn)自身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
(五)以“微課”為媒介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小學美術階段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團隊協(xié)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等內容,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引入“微課”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課余生活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利用課余時間對“微課”內容進行深度學習和反復思考,來實現(xiàn)自身美術思維與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巧用碎紙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部署“微課”作業(yè)的方式,鼓勵學生與家長一道完成這項手工設計。
(六)利用“微課”開闊學生眼界
“微課”還能夠借助小學美術教學這一平臺,把學生從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形式中解脫出來,在求活、求變、求新的過程中,結合不同年級的美術學科特點以及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為學生打開一扇新穎的教學大門,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借助“微課”的力量來感知藝術的魅力與美術學科的神奇,從小養(yǎng)成一種對知識的探索精神,以美術教學這個平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一些名畫的欣賞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便可以借助“微課”視頻的方式來還原一些畫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以動漫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借助盧浮宮等3D影像來為學生打開一扇全新的認知大門。
四、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全新的美術教學手段,“微課”不僅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補充,同時也能夠在確保美術知識得到有效傳播的同時,對學生的深度學習與個性學習進行延伸。可以說這種教學手段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一言堂”教學壁壘,同時也引導學生從被動認知的陳舊思想中掙脫出來,在實現(xiàn)教學手段顛覆的同時,實現(xiàn)了整個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科學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金鳳.微風襲來,花開遍地:淺談微課在小學美術課中的應用[J].電化教學研究,2019(11):15.
[2]李梅.“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新美術:教研,2018(9):1-3.
[3]安寶玉.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7).
[4]樂睿融.微課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微課《紙卷的制作方法》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5]謝靄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微課設計及教學方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6):287-288.
作者簡介:宋錦,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連江縣安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