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小學低年級多元化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提出多元化解讀教材、構建多元化閱讀平臺、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和多元化閱讀興趣的教學建議,從而讓學生在深化閱讀體驗的過程中鍛煉學以致用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多元化閱讀 教學嘗試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5-0028-02
很多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不夠濃厚、閱讀面狹窄等,致使閱讀速度和質(zhì)量受到影響。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大量閱讀,讓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課外閱讀課程化,強調(diào)積累與閱讀,是新時代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學生的閱讀需要,閱讀教學實踐必須不斷深化改革。根據(jù)時代的要求和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結(jié)合不同方式的閱讀實踐研究,我校課題組教師在所執(zhí)教的班級開展了多元化閱讀教學的研究。
多元化閱讀教學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多元化閱讀內(nèi)容、多元化閱讀策略、多元化閱讀活動和多元化閱讀評價。多元化的閱讀內(nèi)容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多元化的閱讀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能力和閱讀質(zhì)量;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提升閱讀興趣,延伸閱讀空間;多元化的閱讀評價方法可以全面評價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
一、立足教材,有效進行多元化解讀
小學語文多元化閱讀教學應該立足于教材,但是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應該學習和思考如何實現(xiàn)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zhuǎn)變,讓學生立足于教材的某個切入點進行多元化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實現(xiàn)多元化解讀。多元化解讀要求學生必須積累大量的閱讀信息,才能有話可說,實現(xiàn)“我口言我心”。缺乏知識積累,多元化閱讀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此,在多元化閱讀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一切知一點”“一點知一切”的閱讀原則,在大量閱讀、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強化多元化閱讀的滲透和升華。
(一)博采眾長,拓寬閱讀視野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毙W語文多元化閱讀首先體現(xiàn)在文章數(shù)量要求“多”。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量和文化底蘊,如果只是拘泥于教材的閱讀,一年365天就只能實現(xiàn)幾十篇課文的閱讀,其對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是“杯水車薪”,為此韓興娥老師在“海量閱讀”中探究了課文教學的刪繁就簡,并及時將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用在課外閱讀指導上,從而開拓了閱讀多元化的廣闊空間。
基于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元化閱讀實踐:一是強化多版本教材閱讀的有機整合,在利用教材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整合多版本教材的文本,在對比中思考不同版本教材對同一篇文章的要求和側(cè)重點的差異,在單元學習中看到不同版本的教材選擇篇目的不同和文章題材風格的迥異,從而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學習、思考,在思考中博采眾長,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對比閱讀中汲取精華、錘煉思想。
(二)日積月累,積淀文化素養(yǎng)
在多元化閱讀中,筆者還強化對學生進行古詩背誦和兒歌背誦的日積月累。通過多種方式,學生的閱讀視野得以拓寬,能從“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古詩賞析中感悟到古代文化的言簡意賅、字斟句酌的文字功底和語言奧妙,從兒歌背誦的多元化學習中實現(xiàn)對成語、俗語、歇后語、諺語、多音字、疊音字的針對性學習。學生在背誦中將這些文化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完成了《成語兒歌100首》《俗語兒歌100首》《歇后語兒歌100首》《諺語兒歌100首》《三字童謠》五本書的背誦;二年級上冊背誦了《多音字兒歌200首》上、下冊,《成語接龍》上、下冊,以及《疊音詞嗨起來》五本;一二年級背誦的古詩達到120首。古詩和兒歌的背誦直接將多元化閱讀升格為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和文字功底,使學生在體會文字的奧妙無窮的同時也拓寬了閱讀視野。
二、開展活動,構建多元化閱讀平臺
蘇格拉底提出:“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對多元化閱讀教學而言,要點燃學生“閱讀”的思想火焰,需要構建多元化閱讀平臺,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中充分體會閱讀的快樂,在多元化閱讀中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一)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建多元化閱讀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獙崿F(xiàn)多元化閱讀平臺的構建,必須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自發(fā)的一種行為,讓閱讀成為一種快樂的學習體驗。高爾基曾說過:“當勞動是種快樂時,生活是美的?!蓖瑯樱旈喿x是一種快樂時,學習就是美的。
在教學中,筆者通過開展親子經(jīng)典誦讀比賽和“好書樂分享”活動,將多元化閱讀融入家校互動中,讓學生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深化對閱讀主題和內(nèi)容的理解,實現(xiàn)多元化閱讀,同時與家長的情感更加密切。例如,我校在開學初一改常規(guī)的分發(fā)新書、檢查作業(yè)、交代新學期注意事項的工作模式,而是開展了一場別具一格的親子經(jīng)典誦讀比賽。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重視這個比賽,個個都穿上了古裝。整個表演過程既是親子閱讀互動的過程,又是提高學生的經(jīng)典誦讀興趣和深化閱讀體會的過程。親子經(jīng)典誦讀比賽摒棄了“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閱讀方式,強化了閱讀的運用,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肯定。
“好書樂分享”活動要求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收獲或推薦理由通過微信、視頻等方式推廣,達到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優(yōu)秀書籍的目的,最終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昂脮鴺贩窒怼被顒訛閷W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通過閱讀分享,學生在多元化閱讀中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激發(fā)了閱讀興趣。
(二)科學評價,深化多元化閱讀體驗
思想家、教育家顏元說過:“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功也且全恩?!痹诙嘣喿x活動中,教師要強化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在活動中要明確科學評價的重要性、及時性和有效性,通過定期開展檢測活動,一方面考查和衡量學生近期的閱讀情況以及知識的積累情況,另一方面通過家?;右龑Ъ议L樹立多元化閱讀的意識,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善于通過科學評價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
例如,在“家長進課堂”的檢測活動中,課題組通過課堂閱讀效果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和家長看到成績和不足,取長補短,不斷提升閱讀水平。檢測方式是把閱讀中知識性的內(nèi)容制作成課件,以小組為單位,有個人回答,也有小組輪流作答,還有小組共答;題型也是多種多樣,有看圖猜詞、詩句填空、造句等。教師通過課件抽查的方式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時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在閱讀教學中改進和解決。檢測過程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動態(tài)性和靈活性。
在構建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課題組立足于熟讀、背誦、認讀、理解四個層面,將閱讀水平的這四個層次作為橫向定位,然后將“閱讀量、閱讀面、閱讀時間、閱讀速度、閱讀興趣”整合評價的結(jié)果作為縱向定位,二者的交界點就是學生閱讀結(jié)果的評價數(shù)據(jù)。
例如,在“閱讀之星”的評選活動中,學生在教師每學期推薦的50本課外閱讀書籍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通過每天登錄閱讀系統(tǒng)打卡并完成讀書心得體會的撰寫,逐漸認識到多元化閱讀是一個長期堅持、批判性學習的過程,多元化閱讀不是單一地接受知識,而是在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多元化閱讀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能將文章讀“活”、讀“透”,深化多元化閱讀體驗。
三、學以致用,落實多元化閱讀實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毙W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在讀中寫、寫中讀,從而使學生把文化知識的閱讀輸入通過寫作的方式輸出,內(nèi)化為自身的文化功底和文化素養(yǎng)。
(一)由讀到寫,實現(xiàn)寫作題材的多元化
洛克指出:“閱讀不過是給大腦提供知識材料,只有經(jīng)過思考,這些知識才有可能變?yōu)樽约旱乃枷搿!笨梢?,不?jīng)過思考的閱讀是沒有收獲的,而體現(xiàn)思考的最直接體驗是寫作。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向?qū)W生強調(diào),閱讀后要及時把自己思考的東西表達出來,才能強化閱讀效果,同時將閱讀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認識。至于學生在閱讀之后是通過寫讀后感、寫日記,還是寫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不應該做詳細要求,只要學生樂于表達,都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例如,有一名學生在學習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課后,寫了一首小詩:“大飛機,飛呀飛。飛過海洋,停在陸地?!痹撋鶎懙摹帮w過海洋”把飛機的飛行路途遙遠直接表達出來,而“停在陸地”在表達結(jié)構上對仗工整,在表達內(nèi)容上真實質(zhì)樸,在表達風格上貼切自然。一個“飛過”,一個“停在”;一個“海洋”,一個“陸地”,把自己對飛機的想象和認識簡潔地表達出來,這對二年級學生而言,算是一次成功的寫話。
(二)活學活用,實現(xiàn)寫作語言的多元化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梅子涵提出:“童年短暫,但因為有了優(yōu)質(zhì)閱讀,孩子們的一生都可能優(yōu)質(zhì)?!痹诙嘣喿x中,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多元化的寫作語言,如古詩、歇后語、成語,如果能夠正確運用,就能讓自己的習作別具一格、煥然一新。
例如,每次學生寫作文,筆者都提醒學生把自己曾經(jīng)學過的諺語、成語等融入習作中,以此讓學生樹立活學活用的意識。在筆者的積極鼓勵下,有學生在寫日記時不僅運用了很多成語,還用上了諺語:我和媽媽在背諺語的時候,弟弟把玩具都撒在了地板上,弄得家里亂七八糟。弟弟因為粗心大意踩到玩具摔倒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媽媽唉聲嘆氣地說:“真是‘雞犬不寧??!”爸爸卻說:“娃娃三歲半,翻壇打罐?!蔽矣X得弟弟也挺好玩的。從這篇日記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文字功底扎實,能活學活用成語和諺語。
“書籍是昨天的故事和明天的秘密?!倍嘣喿x讓學生在學習中沉淀了“昨天的故事”,相信經(jīng)過思考和創(chuàng)新必將蛻變?yōu)椤懊魈斓拿孛堋?,在學習中實現(xiàn)“閱讀與智慧齊飛,傳承共發(fā)展一色”。
【參考文獻】
[1]韓興娥.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2)
[2]姚吉亭.如何開展海量閱讀[J].中國教師,2018(10)
[3]李穎.小學語文教學中海量閱讀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
[4]賀勇芬,賀小蘭.一路書香伴成長——淺談推進小學生海量閱讀幾點做法[J].基礎教育論壇,2017(21)
注:本文系2020年度南寧市青秀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大語文背景下小學低年級多元化閱讀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0C0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宗菲菲(1983— ),壯族,江西南昌人,在職研究生學歷,一級教師,現(xiàn)任桂雅路小學德育處副主任,系南寧市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