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丁妍
摘 要:高職院校是職業(yè)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的職業(yè)技術應用型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作為全球官方通用語言越來越重要,英語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課,對教學進行評價是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的關鍵。本文通過對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的分析,指出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的必要性,并給出有針對性的改革策略,以期能夠實現更好地評價,最終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職業(yè)能力;高職英語;教學評價
全球化發(fā)展背景下,職業(yè)技術人才也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職院校開設英語課程,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高職英語的教學評價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關鍵步驟,只有建立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達到教學目的。
一、高職英語評價介紹
1.1高職英語評價的定義
高職英語評價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下,對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評判的活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評價,即學生成績、教學質量和教學過程,高職英語評價有兩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即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1.2高職英語評價的作用
首先,高職英語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診斷,通過有效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作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其次,科學合理的高職英語評價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監(jiān)督和激勵的作用,通過評價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現自身學習的優(yōu)勢和存在的不足,可以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最后,高職英語評價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每次對高職英語進行評價后,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評價結果發(fā)現自身需要改進的地方,根據反饋信息可以及時調整教和學的計劃,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1.3高職英語評價的分類
根據評價所起作用的不同,高職英語評價可以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診斷性評價主要是指在高職英語教學開始前對學生學習的準備情況所作出的測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情況和效果所作出的評價??偨Y性評價是指在特定的教學目標下,重點考察學生對高職英語整體掌握情況的評價。
1.4高職英語評價的原則
對高職英語的評價,首先要堅持客觀性的原則,保證評價結果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以主觀臆斷。其次,要堅持整體性的原則,高職英語教學評價要對教學情況的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不能以偏概全,要做到全面準確。再次,要堅持指導性原則,評價不是最終目的,要將評價結果和指導結合起來,找出問題原因,指導教學活動堅持正確方向。最后,要堅持科學性原則,要運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建立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不能依靠主觀的判斷。
二、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的必要性
2.1傳統(tǒng)模式下的高職英語評價存在諸多問題
當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方法,即期末筆試考試加課上成績,而課上成績的考核老師往往只是參考學生是否缺勤來決定,并不能起到好的評價效果。而只通過一次期末考試的評價形式,只是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簡單檢查,很容易使學生形成應試思想,死記硬背,考前臨時突擊,很難評估學生真實的英語交流能力。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這種評價體系沒有職業(yè)針對性,不能體現高職院校的特點,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勢在必行。
2.2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下,更加注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使他們能夠從思想上轉變應試考試的思想,真正認識到英語學習不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是成為以后從事技術工作的工具。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發(fā)揮高職英語評價的作用,能夠診斷出當前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為教學活動提供必要而及時的反饋信息,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相應調整,提高教學效果,也能幫助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從而實現更好的就業(yè)。
三、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的策略分析
3.1建立多維度的高職英語評價機制
高職英語評價改革首先要改變單一評價主體的現象,應該涵蓋多元化的評估主體。既要有來自高職英語老師的綜合評價,從老師的角度來評估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也要有來自學生的自我評價,根據既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高職英語學習狀況做出客觀評價。如果是進行分組學習的,評價主體還應該包括小組內的成員,小組成員之間長期的零距離交流,可以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測互評,更好地發(fā)現彼此之間的優(yōu)缺點。多維度的高職英語評價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應該涵蓋高職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出客觀而準確的評價,達到評價改革的目的[1]。
3.2建立互動式的高職英語評價機制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大多數都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基礎,以往的單純依靠成績說話的評價體制并不能激發(fā)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會打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下,要積極營造互動式的學習環(huán)境,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鑒于大部分學生基礎薄弱的事實,老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互動過程中,要以鼓勵為主,不能以過高的標準來要求高職學生,多一些正面積極的評價,盡可能地發(fā)現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2]。
3.3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并納入現行評價體系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在多維度的高職英語評價體制下,將第二課堂活動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來,能夠擴展教學空間,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第二課堂活動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比如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小報的設計比賽、英語話劇的排練演出、英語寫作比賽等多種英語才藝展現。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英文講座,讓學生們寫出參加講座后的心得體會,并將這些活動納入到現行評價體系中,鼓勵更多的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4建立開放式的高職英語評價機制
傳統(tǒng)的高職英語評價結果都是通過分數來體現,而分數的高低并不能體現學生職業(yè)能力水平,這種評估方式是相對封閉的,并不能形成準確清晰的評估分析。在以職業(yè)能力為基礎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背景下,必須建立開放式的高職英語評價機制,不僅實現評價在空間、時間上的開放,也要實現評價在形式、內容上的開放,真正落實高職英語評價的三大作用,即診斷、激勵和調節(jié),幫助學生實現在開放的評價中增強英語的實用能力[3]。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是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英語作為全球官方通用語言,也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基礎學科。面對當前高職英語評價體系下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必要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勢在必行。在進行評價時也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基礎,建立多維度、互動式和開放式的高職英語評價機制,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并將活動結果納入到現行評價體系中來,一切以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英語綜合實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黎陽,李夢峽,張微.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9(15):116-117.
[2]宋曉磊.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視角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8):53-54.
[3]甘雯.基于職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01):153-154+161.
本論文為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會發(fā)展研究課題“以職業(yè)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評價改革研究(2020-214)”的階段性成果。
(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 ?河北 ?秦皇島 ?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