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生
【摘 要】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面廣量大、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又極易引起兩極分化,“步步反饋,逐層提高”復習法是一種有的放矢的針對性復習教學,能使復習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總復習;反饋;方法
“步步反饋,逐層提高”復習法是一種高效、合理、靈活、綜合性強的復習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避免陷入題海,可提高復習效率。
一、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并不難做到,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時把握好重點、打好基礎是關鍵。小學正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算數(shù)能力等能力的初期,也是為學生打開數(shù)學大門,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更應該了解到到基礎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實用為主,步步為營,為學生打下牢固的數(shù)學基礎。當然,這就需要從算數(shù)能力、思維能力、認知能力等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啟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課本知識,重視算數(shù)訓練。然而,教師不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課本講述知識點,因為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無法得到能力的提高。
二、合理地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化
復習中我們不能按部就班地照著書本編排重講知識或每課練習,這樣的復習費時費力效果又低。教師應該有效合理地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化,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又能增強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在復習第五冊數(shù)學知識時,我先引領學生看目錄,將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劃分,分為計算、圖形、換算和綜合能力幾部分。學生在對本冊教材有了清晰的認識后,無形中就建立了基礎知識結構網絡,那么復習過程就可以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
在學生建立了基礎知識結構網絡后,教師應讓學生重新品味基礎知識、歸納要點,理清每部分知識的重點、難點,全方位出發(fā),以練習為主要反饋手段,促進學生提高。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讓學生先練或在練的過程中進行講解,也可以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及時反饋、總結歸納,抓住學生薄弱環(huán)節(jié),定向加固,使學生能夠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和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累知識。如此訓練,學生對總復習會有深層次的認識,能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使知識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能給教師提供重要信息反饋,可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
知識是不變的,但教學方法是靈活的,針對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心理,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對于“步步反饋,逐層提高”法來說,打好基礎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讓學生將知識內化,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思考、觀察和探討的能力,在學生記牢知識點后,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運用,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將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反饋上來,通過提問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再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這樣就能起到再提高的作用。在對教材有了整體把握之后,就要先從單元試卷入手。通過一定量的試題,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此為依據(jù),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加以復習、整理,達到最終提高的目的。
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教師要靈活選擇時機進行專題測試,通過專題測試的評析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綜合各單元試卷所反映的情況,進行綜合性試卷反饋,即進行針對性補缺、定向復習,發(fā)現(xiàn)問題,再進行定向突破。需要注意的是,訓練必須要做到定時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統(tǒng)一,鼓勵學生爭取在復習期間將以往的錯題不斷分析、整理,力爭錯誤不再重犯,真正提高復習效率。
四、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在“步步反饋,逐層提高”法中,也可以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分組學習,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精神與能力,小組成員在討論過程中,將問題升華,最終將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在小組合作中充當著導師的角色,在必要的時候對小組成員進行指點、啟迪,讓學生們自己找答案,這樣探討、合作的過程,也是鞏固、提高的過程。
另外,分組的有效性將會直接決定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對此,教師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的考慮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和對于數(shù)學的喜愛程度,以及學生平時的數(shù)學成績。合理的安排小組,再根據(jù)教學需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這樣,就能夠充分的發(fā)揮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力量,也能夠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小組討論當中。在具體的小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明確分工,將任務分配到每一個人。同時,選擇小組內最有能力和領導思維的學生作為小組長,領導組員進行討論學習,確保整個課堂進程有序進行。記錄員的任務是記錄小組談論的內容和結果,發(fā)言代表就是代表小組成員向教師和同學展示討論結果。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需求合理的設置小組成員的角色。
針對于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面廣量大,內容較多,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又極易引起兩極分化的特點,“步步反饋,逐層提高”復習法是一種有的放矢的針對性復習教學,使復習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從而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更藏才讓.淺談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的“步步反饋,逐層提高”法[J].儷人:教師,2015(17)
[2]鄭瑞娟.淺談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的“步步反饋,逐層提高”法[J].教育界,2011(19)
(秦安縣西川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天水 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