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教學在音樂學習初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展生動有趣的視唱練耳教學課程,是提升學生音樂理論素養(yǎng)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等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提升視唱練耳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綜合實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音樂教學;互動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音樂教學在我國教育教學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與傳統(tǒng)的現(xiàn)象不同,現(xiàn)階段的音樂教學,逐漸全民化,音樂普及教育漸漸進入大眾化視野,越來越多的學生和成年人在工作之余開始主動學習音樂課程,或陶冶情操,或提升個人綜合能力。但不論何種原因,視唱練耳教學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邮浇虒W是近年來比較廣泛應用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將探討互動式教學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途徑。
一、視唱練耳教學與互動式教學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何階段開始接觸音樂教育的人,其音樂基礎是進行專業(yè)音樂培訓的敲門磚。而這之中,視唱練耳教學對其能力起到了關鍵性影響。視唱練耳教學的質(zhì)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音樂學習的質(zhì)量。因此,音樂教學活動開始之初必須非常注重視唱練耳教學。
在現(xiàn)階段教學實踐中,視唱練耳教學存在以下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
首先,視唱練耳教學的內(nèi)容是相對枯燥的。我們都清楚,視唱練耳教學作為音樂基礎理論部分的課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大量名詞與含義的灌輸和理解,為學生形成初步的音樂學習體系。正因如此,其內(nèi)容一般相對容易理解,但信息量龐大,而且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將這些內(nèi)容簡化為非常簡潔的知識框架。零碎的知識點與龐大的知識量使得視唱練耳教學非常枯燥乏味。
其次,視唱練耳教學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學習投入可能并不能立刻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學習效果,久而久之,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懷疑心理。學生的學習要求大多是熟讀、識記重點音樂符號。這些內(nèi)容不能很好地進行量化,而且在課后直接進行考察也沒有非常大的意義。學生盡管記住,但不能真正理解的話,也不能達到教學要求,但學生的這些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是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的。學生與教師一般通過講臺進行分割,學生聆聽,教師講解,能夠面對面評價答疑的機會非常少,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適用于學生視唱練耳教學的開展。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引入,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短板:
其一,互動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所謂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就是教與學雙方相互走進對方進行平等、信任、分析、溝通、解決問題的一種交互影響的教學活動。
學生與教師被分離的模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與教師面對面互相對話。這種對話改變了傳統(tǒng)的對教師的講授照單全收的形式,學生被迫或主動地進行獨立思考,分析教材的內(nèi)容及含義,并快速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這種情況下,課堂氛圍被帶動,學生盡管是在接觸冗雜的基礎知識,但仍然主動或者被動地進行思考與消化,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能防止因為過多信息攝入而產(chǎn)生對音樂學習的倦怠心理。
其二,互動式教學模式拉近了師生距離。如果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教師的傾聽者,教師掌握著教學節(jié)奏,那么現(xiàn)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與教師放開講臺,開始了教學相長的平等對話。在這種對話的互動下,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也在發(fā)生微妙的變化,教師能夠更好地捕捉到學生的不良情緒并進行適時糾正。我們都知道,教書者更重要的任務是育人,通過對學生的講授,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互動式教學為學生與教師提供了拉近心靈的舞臺。
二、視唱練耳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的應用
那么,將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于視唱練耳教學,有哪些方面呢?
我們必須在師生中深入強調(diào),教學應當是以人為本,教師應當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但另一方面,學生也要注重尊師重道,不應因為模式的改變而改變自己對待老師的恭敬態(tài)度。只有為學生和教師灌輸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習觀,互動式教學模式才能在正確的思想指引下順利開展。
應重構(gòu)傳統(tǒng)的課堂布局?,F(xiàn)在,不論是高校音樂專業(yè)還是學生的課后輔導課程,大多數(shù)是以教師一對多教學開展的,一位教師需要面對一個小班甚至一個大班的學生。互動式教學模式引入后,應當對學生進行分組管理,并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對于知識零碎、容易理解的傳統(tǒng)簡單知識點,教師仍可以采用一對多的教學方式,但對于學生容易混淆出錯的知識點,應當盡可能的與每位學生面對面交談、確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再進行之后的教學,且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教學質(zhì)量,又能合理利用了有限的教師資源。
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引入。雖然視唱練耳教學是注重傳統(tǒng)音樂理論的教學方式,但互動式教學的加入,需要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內(nèi)容。在課堂中加大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將后面案例部分的教學提前備課,提前到現(xiàn)階段講授,以滿足學生的日常學習與鑒賞需求。這一方法可以分為以下一些方面分別探討:
首先,案例教學的引入。我們都知道,視唱練耳教學階段的內(nèi)容主要是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和把握,學生對于樂理知識的學習程度決定了學生今后音樂能力的走向。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用傳統(tǒng)方法難以克服學生的消極情緒。由于復雜的樂理知識和茫茫無邊的基礎理論,學生很難在視唱練耳階段真正領會到音樂的魅力。案例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的課堂節(jié)奏,通過一個個案例進行分割和重組,保證學生的情緒一直高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課堂活躍程度,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應選用合適的案例資源,通過學生自我分析、討論思考,而后通過與教師進行分組面對面交流的方式走進學生,指導學生學習,加強師生互動,發(fā)揮案例的真正作用。
其次,實踐教學的引入。實踐教學和案例講解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者都是為了給學生單調(diào)的理論學習添加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插曲。不同的是,實踐教學更能夠鍛煉學生的音樂能力。音樂不是書本上的知識,它是一種靈動于生活中的藝術(shù),不論任何階段的音樂學習,都應該不斷通過實踐教學加強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實踐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認知和技術(shù)。另一方面,實踐教學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音樂素質(zhì)等。教師應注重實踐中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這樣,通過學生的自我實踐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能在自己的體驗中真正領會課堂知識的內(nèi)涵,加深印象。
三、小結(jié)
互動式教學應用于視唱練耳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枯燥乏味、使人倦怠等問題。它有助于拉近師生關系,督促學生積極思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我們需要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深入貫徹,改良傳統(tǒng)課程布局,增大學生與教師的接觸范圍,引入案例與實踐課程。
參考文獻
[1]王波.芻議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互動學習[J].長江叢刊,2017(36).
[2] 章為.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互動學習研究[J].北方音樂,2017(21).
作者簡介:王杰(1963—),男,滿族,遼寧沈陽人,本科,廣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樂理、視唱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