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傳統(tǒng)的高校聲樂教學都是“一對一”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聲樂表達技巧,但對于學生的聲樂理論教學存在弊端,也不利于高校聲樂集體教學。為適應高等院校聲樂技巧和理論都要掌握的綜合性要求,“聲樂小組課”的教學形式應運而生,這種形式保持了“一對一”的優(yōu)越性,也適應集體聲樂教學的需求。但由于這種形式處在探索階段,在有利的前提上,也存在弊端,需要不斷改進。
【關鍵詞】聲樂;小組課;高校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聲樂小組課教學的產(chǎn)生
長期以來,我國聲樂教學采取的方式是“一對一”教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聲音特點,為學生量身制定的教學方式。主要優(yōu)勢是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勢進行發(fā)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教師針對的學生少,教學效率低;其次是這種教學方式,注重的是聲樂技巧,缺少聲樂理論支持,不利于學生多方位接受聲樂理論知識。這種模式適合培養(yǎng)專業(yè)歌唱家。但聲樂教學是高等院校音樂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目標就是讓學生具備聲樂表現(xiàn)能力,以及科學地聲樂發(fā)聲技巧,要具備豐富的聲樂理論,這樣才能更加科學地運用聲樂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因此,“一對一”的聲樂教學方式不適合當代聲樂教學。當代高等院校的音樂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是為各中小學輸送專業(yè)的音樂教學人才,方便各中小學進行美育教學,因此聲樂教學僅有聲樂技巧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jù)。高等院校聲樂專業(yè)還負責培養(yǎng)藝術人才,但不同的時代,對藝術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當代對藝術人才具有綜合素質要求,不僅會唱歌,還要有一定的聲樂理論知識?!爸淙?,更要知其所以然”。對聲樂人才的要求不同,也促使聲樂教學從傳統(tǒng)的“一對一”教學進行改革。
聲樂小組課就是這種教學改革的產(chǎn)物,這種小組課是將十個左右的學生編成一個組,讓教師將傳統(tǒng)的“一對一”教學方式同時運用在這一組學生身上。教師將聲樂演唱技巧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每人按照教學方式進行演唱,其他同學可以在一旁觀摩,當出現(xiàn)不足的時候,教師指出來,其他同學也能受益。對于教師來說,付出同樣的時間精力,可以讓更多人收益。學生也能夠從別人的不足中獲取經(jīng)驗。聲樂小組課,不僅可以進行聲樂技巧方面的指導,也可以作為聲樂理論教學形式,讓學生在一起互相學習聲樂理論,進行討論。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演奏器樂來進行伴奏,這些都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成為音樂教師后,能夠一專多能,既可以在課堂上教學生演唱,也可以向學生傳授聲樂理論知識,為學生演唱進行伴奏。
二、聲樂小組課的教學原則
采用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方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事半功倍。
(一)合理安排小組人員
目前很多高校聲樂教學中,在采取小組課教學時,方法是教師先聽學生演唱一首歌,據(jù)此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按照美聲、民族唱法來分組,但分組是對學生的基礎樂理了解不夠,容易造成不同檔次的學生被分在一組,影響整體教學水平。并且在選擇時,都是單項選擇,老師可以選擇學生,學生不能選擇老師,這些都妨礙著小組課的正常發(fā)展。
提高小組課的教學水平,首先要將小組人員搭配好。例如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學生,接受的音樂教育層次不同,就不能分在一組。所以在分組時,首先要將各方面條件比較突出的分為一組,音色和基礎條件相當?shù)姆譃橐唤M,音色和基礎條件較差的分為一組,這樣便于從基礎教起。其次是根據(jù)不同條件和基礎,按照歌唱法的差異性來劃分,分為美聲、民族、通俗。在分組時,按照不同基礎和音色條件進行,使那些條件相當?shù)脑谝黄?,更容易互動交流,也方便教師教學。例如有些來自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生,從小沒有接受過樂理培訓,讓他們和經(jīng)過培訓的在一起學習非常吃力,但和條件相當?shù)脑谝黄穑處熆梢詫λ麄冞M行樂理基礎教學。由于高校聲樂教學分為主專業(yè)和非主專業(yè)兩種,在分小組時也要兼顧這個特點。分組時另一個要重視的是雙向選擇,老師可以選擇學生,學生也可以選擇老師,因為學生自己選擇的老師,學習時更有動力。
(二)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聲樂“一對一”教學,每周課時是兩節(jié)課,但如果改成小組課,每周兩節(jié)明顯不夠?!耙粚σ弧苯虒W因為針對的是一個人,有足夠時間。但同時面對十個人,一節(jié)課時所教授的內容太少了。因此每周至少要有四到五節(jié)課。在上課時,教師要改善傳統(tǒng)觀念,除了自己傳授聲樂知識、技巧之外,還要利用小組的力量,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加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師,也要做好小組教學的計劃安排,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還要鼓勵學生互相討論學習。教師要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傳統(tǒng)的聲樂“一對一”教學,注重的是演唱技巧,忽視了理論教學,這種方式只適合培養(yǎng)歌唱家,不適合培養(yǎng)聲樂教師,因此也要改進。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一年級要讓學生學習腹式呼吸,加強練聲和聽覺訓練;二年級時要學習聲樂的理論知識,包括青少年的發(fā)聲特點和變聲期的訓練;在聲樂訓練上要讓學生學會共鳴、氣息的運用,以及聲音穿透力的訓練;三年級要根據(jù)學生的聲部特點,來學習換聲技巧以及擴展音域,以及獲得頭腔、胸腔等共鳴腔體的方式。四年級在聲樂訓練上要學習聲情并茂進行演唱,并且嘗試去進行聲樂教學實驗,將自己學到的聲樂理論知識付諸實踐。
(三)聲樂小組課教學原則
利用小組課進行教學,要遵循自己的原則,這些原則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是科學性和思想性原則。思想性原則是讓學生通過聲樂作品來感受作品的深刻思想,體驗作品的思想內涵,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茖W性是在教學中,利用科學手段來練習聲樂技巧,將聲樂理論運用在演唱方法上,來提高自己的聲樂表達水平;第二個原則是因材施教,要根據(jù)學生的各自特征來進行不同的教學,各自特征包括音色、聲樂基礎、文化修養(yǎng)。盡管小組和“一對一”有區(qū)別,但在教學中還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嗓音條件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第三個原則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原則,高校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在學習中有自己的見解,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表看法,不能只接受,沒有反饋,這樣學習太被動,缺少創(chuàng)新與思考。教師要鼓勵師生互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第四個原則是突出個別優(yōu)勢,對于那些各方面表現(xiàn)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在小組教學中,要作為突出人才加以引導,因為這類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突出個別優(yōu)勢還能是他們具有示范作用,激勵他人進步。
三、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利與弊
聲樂小組課的長處是利用有限資源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將學生的個性化作為發(fā)展目標,也兼顧了學生的全面化,還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一對一”相比具有進步意義,提高了教師的組織能力。但由于我國長期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在實行小組課時,很多教師是人數(shù)增加了,但教學方式?jīng)]改變,在教學中還要按照傳統(tǒng)模式進行教學,在小組課上主要教學內容是學生唱,老師聽,然后指出不足之處。沒有將科學性運用到教學中,也沒有將培養(yǎng)聲樂人才和聲樂教師進行區(qū)分,還是按照傳統(tǒng)目標培養(yǎng)方式,使得學生表演功力得到提升,但聲樂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影響他們的教學水平。
因此,從長遠目標來看,聲樂小組課教學,不僅從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學對象進行改革,關鍵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改革,將科學化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震.論聲樂小組課的利與弊[J].戲劇之家,2019(16): 141-142.
[2]尹彥.論高職院校聲樂小組課利弊及對策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0):178.
[3]羅曉輝.談聲樂集體課、小組課與個別課的利與弊[J].北方音樂,2014(15):85.
作者簡介:李墨(1988—),男,吉林省大安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