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管理效率一直是各級各類學校和教師關注的熱點話題,課堂管理效率的高低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通過對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課堂管理效率;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隨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逐漸開展,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們關注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現實研究發(fā)現很多課堂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生一味的沉浸在歡愉的課堂氣氛中,而無法有效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管理效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全面發(fā)展。
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是指在數學課堂中進行的有效的管理,是小學數學教師為有效實現數學教學目標,采取恰當方法來組織數學課堂活動,協調課堂中各種教學因素以期達到相應教學效果的過程。課堂管理效率的高低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高效的課堂管理效率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聽課效率。
一、 影響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的因素
(一) 教師方面
1. 教師自身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霸道地占據主導地位,而幾乎不給學生主體地位喘息的空間,教師樂于教,學生卻苦于學,一個教師要是沒有全新指向性的教育理念,合理完善的知識結構,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師能力,合乎于當代教育的綜合素質,是無法在提升課堂管理效率的改革中立足的。
2. 教學情境設置不合理,課堂活動組織差
教師要對教學情境有深刻的認識,教學情境的設置既要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又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密切相符,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不夠具有吸引力,課堂活動偏多偏少,偏離主題現象嚴重。
(二) 學生方面
1. 學生缺乏紀律觀念
很多的小學生看不到課堂學習的價值所在,再加上小學生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活潑好動,自控力差,課堂上說話,搞小動作現象屢見不鮮,他們不明確學習的目的,缺乏學習動機。這給課堂管理效率帶來很大麻煩。
2. 思維局限性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差,所以對數學的學習會稍感困難,一些小學生因聽不懂學不會而對數學失去興趣,自己不想學的同時也妨礙別人學習,使得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
(三) 課堂環(huán)境方面
教學環(huán)境是指影響教學活動的各種外部條件,它是指與教學有關,影響教學并通過教學來影響人的因素的總和,具體是指學校教學活動的時空條件、各種教育教學設備、校風班風、師生關系等,這里面任何一個因素的不合理都會導致課堂管理效率低下。教室不夠寬敞、課桌椅不舒服、陳舊的教學設備、不良的校風班風、師生關系不融洽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課堂管理效率。
二、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體現在人格上的平等,教師和學生應處于平等地位,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其次是知識上的平等,“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教學相長。在課堂上,教師不要以主導者的角色來教學,而更多的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新課程強調,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雙方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分享思想,交流感情,獲得新知,達成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二) 有效的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預設是有目的的預設,生成是現時課堂教學中的生成。生成來自預設又高于預設。課前教學預設為課中知識生成做好鋪墊。預設和生成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堂45分鐘的課堂中,如果過分注重課前預設,就會忽視當堂課中新知識的生成;而過度重視當堂課中新知識的生成,就會偏離課前預設,因此,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把握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首先,在一堂數學課進行之前,小學數學老師需要精心進行預設,同時要記得給生成留出空間,預設只是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之前的一個準備,其實真正的有效教學是在課堂中生成來的。課堂教學是復雜多變的,難免會發(fā)生意料之外的事,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隨機應變,促進課堂有效生成。
(三) 充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有效提問
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堂內容,將有趣的課外內容與課堂知識緊密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小學四年級學習分數時,可以借用為大家所熟知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故事,灰太狼好不容易搶到一個蘋果,想讓自己吃這個蘋果一半的一半,剩下的留給紅太狼吃,蘋果該怎么分呢,分出來后怎么表示呢?學生們都在幫灰太狼想辦法,這時,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教師在這個時候開始講新課,這樣效果會很好。所謂有效的提問,首先,提問要考慮好整體因素,要結合教學目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等設計切合實際的提問;其次,提問要注意班級的層次性,每個班級的學生,在接受能力、認知水平、精神狀態(tài)、學習態(tài)度上都是有所不同的,這樣,提問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問題,因材設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再次,問題難度要適中,要有值得思考的價值,問題太過于簡單,學生馬上脫口而出的提問不算是有價值的提問。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是課堂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管理效率,可以讓小學生更加靈活地學習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傅前曉.數學教學新理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何裙裙.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0.
[3]吳玉琦,馬和民.教師的管理意識[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龍燕.有效教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5]張帆.基于新課程背景的有效教學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王榮彬,山東省德州市,德州經濟開發(fā)區(qū)趙虎鎮(zhèn)郭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