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jù)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重視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期待,發(fā)揮其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讓他們從小愛上英語學習。小學階段英語趣味教學,離不開三個“有趣”。
關鍵詞:英語 主動性 趣味性
一、教師有趣
就小學生而言,對教師的第一印象簡直可以成為其學習好壞與否的一個準繩。筆者認識一位朋友,她在上學時,聽說自己的英語老師是一個極為嚴厲的人后,其第一反應竟然是“不去上學了,怕被老師打”。這種反應雖然是個個例,但確實與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相吻合,也充分說明小學階段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為深刻。這也從側面揭示了一個道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和學習,教師應該更加平易近人、風趣幽默。
1.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兒童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小學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qū)W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敬的親密朋友。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表現(xiàn)在課堂上,也體現(xiàn)在課堂外。眾所周知,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小學生在課外有眾多交流互動平臺,如 QQ、微信等。他們會分外關注自己授課教師的這些交流平臺,同時也會很關注教師在虛擬平臺上對自己的關注、評價。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充分利用網(wǎng)絡交流平臺,與學生進行及時良性、及時、有趣的互動。
2.建立激勵為主的評價機制
與“親師性”相近,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畏師性”也很強,因此,在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時,教師千萬不能總是擺出一副嚴師的“冰塊臉”,而應以鼓勵為主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評價。學生課堂發(fā)言、認真拼寫單詞、積極朗誦課文,教師都應該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
當然,這并非說學生的缺點不可批評,聽之任之。批評和表揚都應出于愛護學生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千萬不能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要讓孩子從內(nèi)心感受到教師的批評和表揚一樣,都是出于愛。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課堂有趣
寬松、自由、不拘束的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加自如地表達觀點。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幫助孩子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掌握小學年齡段孩子的天性,努力營造輕松愉悅、幽默風趣、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讓孩子無拘無束、充滿期待地走進課堂。
1.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教師應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diào)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才能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
有了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fā)言,積極思考,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就會更加強烈。
2.充分運用游戲、歌謠等形象式教學方式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這一點,可讓學生在各種游戲中慢慢習得單詞。通常在課堂上,我都用一種游戲:一個學生背對其他學生,另一個學生將單詞卡藏到任一個學生的課桌里,然后背對著的學生開始找,找到后,就說:Its a … or They are …在找的過程中,其他學生一起讀這個單詞,且聲音隨著找的人與卡片位置距離的變化而變化,遠時聲音就輕,近時聲音就重,以提醒找的人。
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外教在英語教學中,都很喜歡利用歌謠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這是因為唱歌能使學生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產(chǎn)生興奮情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嘗試利用歌曲。
三、活動有趣
英語課外活動課既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更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這種活動課沒有課堂教學上那種緊張、壓抑、快節(jié)奏的氣氛,同學生們的情緒可以完全放松,在隨意、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完全沒有壓力地游戲、學習、交際。
1.活動形式要多樣,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選擇
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特點、興趣和特長,采取不同的活動形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以下幾種:
(1)組建英語活動小組。興趣小組作為一種常見的學習結構,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具有一定作用,它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擅長領域,自動聚集到一起進行合作式學習,既相互監(jiān)督又相互促進。教師要重視、鼓勵學生組建興趣小組。
(2)開展英語競賽。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shù)卦谡n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對學生的思維、記憶、理解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有利于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課外適當組織一些競賽活動,以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舉辦英語文藝演出。小學生愛表演,教師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安排學生參與一些簡單的文藝演出。如演奏外國音樂、朗誦詩歌、表演短劇、講故事、猜謎語等。
2.活動內(nèi)容要恰當,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水平
如果課外活動內(nèi)容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過高,他們就會畏縮不前,甚至喪失學習興趣;相反,程度過低,也會使他們感到索然無味。更為重要的是,課外活動不能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要掌握好適度原則。
筆者認為,幫孩子培養(yǎng)起學習英語的興趣,遠比一次英語測試得高分更為重要。因此,“三有趣”——有趣教師、有趣課堂、有趣活動——應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力點。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充分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進而進行持續(xù)終身的英語語言學習。
參考文獻:
[1]雷紅林.趣味教學思考與實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8/05.
[2]趙光國;劉春平.趣味教學的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