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教育工作中,小學語文教育工作是其中極為基礎的教育內(nèi)容,該教育的內(nèi)容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基礎語文素養(yǎng),對于其他科目的教學工作也會產(chǎn)生影響。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普遍比較小,心智發(fā)育也并不成熟,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想辦法促進師生的互動,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還存在著一定問題,所以本文就對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
在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能夠拉近師生關系,促進師生間的平等溝通,這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有效性有著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主要是為學生打基礎,知識內(nèi)容比較基礎,但是想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就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師生的有效互動就能夠為課堂營造出更加輕松和諧的氛圍,拉近師生關系,促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特征
(一) 豐富性
師生互動這一過程不僅僅只是師生行為和信息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溝通,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教師能夠潛移默化地向?qū)W生傳遞自身的價值觀念和情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 靈活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工作中,師生互動具有靈活性的特征,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并不固定,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開展,而同時,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一些意外因素也可能會影響互動的效果,這又給師生互動的過程增加了不確定性,使得其靈活性進一步提高。
(三) 深刻性
有效的師生互動不應該僅僅指的是師生間行為和語言上的互動溝通,而應該是更深層次的信息互通和情感互動,二者在過程中實現(xiàn)價值觀念的互動,彼此影響,而且?guī)熒颖旧砭途哂兄鞔_的目標,所以任何互動形式和互動的內(nèi)容都需要只有明確的目的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師生互動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協(xié)調(diào)。
(四) 雙向性
學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在打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是重要的參與者,所以必須要保證該過程的雙向性,要使雙方都了解活動內(nèi)容,并同時參與其中,二者在信息方面必須要對等,同時還要做好交互。師生交互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在該過程中,學生還會給教師造成影響,所以要求在交互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進行探究。
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 互動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多學校仍然沿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應試教育為理念開展灌輸式的教學,師生之間無法進行平等的互動,二者在該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教師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則過于被動,這樣一來,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就會局限于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這一形式,無法采取無法采取多樣化的師生互動方式,這并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
(二) 師生關系不平等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就是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互動和溝通,而這一活動成立的前提是師生之間必須要保持平等的關系,這樣才能縮短師生距離,拉近師生關系,為師生互動營造出更加和諧和輕松的氛圍,同時在該情況下,師生間的互動也會更加自然和高效。但是我國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始終無法準確進行自身角色的定位,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教育者,忽視了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作用,這會使得師生間的差距逐漸擴大,教師威嚴日盛,就不利于二者的互動和溝通。
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
(一) 創(chuàng)設互動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就是想要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首先就必須要創(chuàng)設一個互動性的教學情境,利用該情境,讓學生能夠積極向教師尋求幫助,與教師進行互動,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踐出發(fā),或者通過講故事等方式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該教學情境下,師生間應該具有平等的互動和交流的能力,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增強學生與教師互動溝通的信心,促進學生積極發(fā)言和互動。
(二) 設計互動教學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師生互動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各種學習問題,提高學習的效率,所以為了促進師生間的有效合作,教師必須要設計合理的互動教學問題,利用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從而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和溝通。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教師必須要遵循雙向性的基本原則,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關注的熱點話題,設置合理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進行探索。
(三) 進行互動教學評價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在開展之后,教師還需要制定出互動教學評價體系,對師生互動的實行情況進行評價,指點學生在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其加以改正,這樣能夠最大限度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除了教師方的評價之外,還可以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學生彼此進行評價,這樣能夠提高評價過程的人性化和科學化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改進。
四、 結(jié)束語
綜合上文內(nèi)容能夠得知,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有效互動,具有豐富性、靈活性,深刻性和雙向性的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可以促進知識的高效傳遞和思維的碰撞,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在形式上還比較單一,而且?guī)熒g的關系也無法真正做到平等和互相尊重,這也阻礙了師生間的互動和溝通。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設一個互動教學的情境和互動教學問題,并進行互動教學評價,以此來促進課堂師生互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齊玉珍.淺談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82-183.
[2]張秀芹.科學創(chuàng)設,提升師生互動品質(zh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性探析[J].內(nèi)蒙古教育,2015(35):44.
[3]劉花.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有效性問題淺探——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07(1):79-81.
作者簡介:
黃偉健,廣東省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