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剛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180—01
現代教學方法中,不管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還是其他有效的教學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得到改善,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最終達到學生高效學習、教師高效教學的目的。那么,高中數學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
一、運用多媒體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逐漸進入課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尤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適時使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簡單、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調動起了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幾何畫板介紹給學生,和學生一起制作教學課件。制作課件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對知識深入了解、掌握的過程,也是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能明顯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比如,在給學生講“隨機事件的概率”的相關知識時,筆者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做摸球和拋硬幣的實驗。一個學生操作計算機,一個學生記錄。這樣教學不但效果好,而且還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促使學生滿懷熱情和信心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達到樂學、愛學的目的。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既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方便,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教學內容多樣、生動、形象、直觀,又能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產生想表達、想回答的欲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豐富教學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大多數數學教師不太重視教學語言的藝術,總是覺得只要能把概念講清楚、問題說明白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不然,如果教師不重視教學語言的藝術,不講究說話的策略,就達不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因此,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豐富教學語言至關重要。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發(fā)揮語言的獨特魅力,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讓他們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努力收獲。比如,為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重點證明某個問題、實現新舊內容的銜接,或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的理解等等,教師就要根據情況,采用恰當、合理、有效的引語。如,“同學們,數學知識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世界上很多偉大的建筑和科學研究,都少不了數學知識的參與,所以我們要重視每一章、每一節(jié)數學知識的學習,讓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在我們腦海中形成激流,形成神奇的圖畫……”通過這樣的引語,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疏通學生的思維障礙,又能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枯燥、艱澀,如果教師僅僅采用“粉筆+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勢必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適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比如,教學 “等比數列的公式”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給學生講講他們熟悉的象棋,講講“象棋發(fā)明者”的有趣故事。如,“象棋發(fā)明者在接受印度國王的饋贈時,他請國王按照棋盤上的格子給他獎勵,第一格放一粒麥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依次類推。國王欣然允諾。但是不一會兒有人報告國王,所有麥子放完了還不夠,國王大吃 一驚?!痹趯W生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按要求應給象棋發(fā)明者多少麥子嗎?”毫無疑問,學生也很好奇,他們也特別想知道答案。實踐證明,通過有趣的問題情境,學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發(fā)起來了,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根據教學大綱,并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課堂上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就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