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衛(wèi)星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再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改革需要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高。游戲化教學法已經普遍運用起來了,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教師的探討研究,從而有助于學生小學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
一、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新的教學方法是需要教師和學生不斷探索和磨合的,游戲化教學法也是如此。為了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好游戲化教學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反而使得小學生產生學習厭煩感。而新的游戲化教學法,教師可以將傳授的知識點融入到游戲活動中,讓小學生在參與中,游戲中吸收知識,如此,小學生會有極大的熱情參會到活動中,這樣知識點的記憶也更牢固,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例如,教師在講授正方體等知識點時,如果只是簡單的講解概念是很復雜的,這種抽象的知識點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有了畏難情緒,即使講解明白了,也容易忘記,抽象記憶點是需要強化的。面對這種幾何體的理解問題,學生是很難建構圖形的基礎上去分析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參與進來,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實物的立方體,讓小學生來細心觀察,再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正方體平面圖的繪制,期間,小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向教師請教,完成后,再將畫出來的圖形剪下來,折疊,還原成一個立方體,學生在游戲化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動手、動眼、動腦,全身心投入,拆分還原知識點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同時也加深了記憶。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化應用
(一)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游戲的選擇
在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的是精心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是要考慮到教材知識點、學生個性特點、學習參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就是搭建學習和教學工作的有效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讓小學生有興趣參與,讓教師有興致講解,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提高學習能力,體驗數學的魅力。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班級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要顧及到每名學生的游戲參與,并且游戲的設計要強化知識點,找準知識傳授和游戲吸引力的平衡點,有效結合,不斷地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再設計和進一步完善,提高針對性,有效性,全面性。比如,在學習加減法計算時,教師要注意到反復的計算是會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厭煩的,可以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數字找朋友的環(huán)節(jié)來調動積極性,游戲中,每一名學生代表從0到9的一個數字,頭頂帶著相應的數字卡片,10人為一組,可以自由走動,教師當裁判,當教師指令是12時,小學生們要迅速成組,找到與自己相加數字為12的同學,成功晉級,失敗淘汰。這個游戲的開展可以吸引小學生參與,并且數字的加減法運算速度也會提升很快,學生們在游戲中就掌握了知識點的運用。
(二)多元化游戲教學方式的實施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數學學科本身就是比較嚴謹,需要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尤其是會有些數學理論、公式、運算等教學內容。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難題和難以理解的學習知識容易有畏難情緒,課堂上知識點抽象復雜,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強,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去,就喪失了學習熱情,導致偏科等。所以這方面知識點的游戲設計,教師要由簡單到復雜進行引導,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根據每名學生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分組任務,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游戲化教學才能更有效。例如,教師進行分組時,可以采用猜謎語方式進行游戲化教學,相應的數學指令下,一個同學進行肢體表達,另外一個同學進行猜測,或者全班同學進行猜測,帶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進行“24點”,就是目標結果是24,小學生在現有的數字卡片中通過4個或者6個數字的加減乘除運算最后得到24,分組搶答,比比哪個組更快更準確。
三、小結
游戲化教學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重大,非常適合數學學科的教學,一方面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課堂知識點的教學更直接更具體,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希望小學數學教師根據教學游戲化教學實踐細心研究,多總結多交流,設計出更多的適合學生的游戲化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范金進.淺析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7(11):11-12.
[2]王永芳.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S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