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法能為初中學生寫作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感受,使學生寫出較高質量的作文。文章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了探討,主要對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原則、情境教學法的實施策略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作文;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7-0046-02
一、情境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情境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形象真實的寫作情境,使學生找到豐富的寫作素材,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真情實感,促進學生寫作動力的生成。但是要運用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按照如下的原則進行運用。一是要能激發(fā)寫作主動性。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強烈的寫作動機,使學生產生非寫不可的愿望和要求。二是情境創(chuàng)設要具有適宜性。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要與作文教學內容、學生寫作能力水平和生活經驗等實際情況相符合。教師要根據寫作需要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情境的運用,促進學生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三是情境創(chuàng)設要有豐富性。在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具有豐富性,要講究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盡量把多媒體、角色扮演等多種手段或方式融入其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既有豐富內涵,又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四是情境選擇要有開放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具有開放性,這樣才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選題范圍,降低寫作的難度,情境創(chuàng)設要向生活開放、向教材內容開放,能夠較好地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
二、情境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由于初中學生生活閱歷淺、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不足,因此導致學生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較少,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能有效解決學生寫作素材少的問題。運用情境法開展作文教學,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比如,可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等各種活動,將學生不易理解、比較抽象的事情變成形象直觀的事情,同時也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內心情感、思想等融入對活動的理解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活動中包含的寫作素材。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作主題時,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金錢,我們共同面對的話題”這個寫作主題,教師可創(chuàng)設辯論會這種活動情境,讓學生從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等多個方面陳述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師進行辯論總結。辯論活動能為學生寫作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使每個學生從不同角度找到寫作素材。
2.融入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寫作動機
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需要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啟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寫作思維,從而產生寫作動機和寫作情感。一是認真觀察,獲得感性認識。要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需要學生對情境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觀察作為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它能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從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質。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觀察能力不強,所以很容易在觀察中脫離主題、迷失方向,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觀察的順序,明確觀察的目的,觀察還要做到認真仔細,同時要做到邊觀察邊思考,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觀察效果。例如,要寫一篇關于秋天花草方面的作文,教師可讓學生走進公園之中,讓學生對花草的種類進行觀察,或者按游覽順序觀察各種花草。通過這樣的觀察,學生能產生豐富的感性認識,并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二是以境激情,啟發(fā)寫作動機。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情有所感,才能有所創(chuàng)作??梢娺\用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是情境發(fā)揮作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整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謀篇布局
整合教學情境就是學生進入情境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情境,從而使學生對情境有一個深入的理解與感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應的情感,并產生寫作欲望。但是如果此時就急于動筆寫作,容易產生“意到筆不到”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掌握的素材還不夠完整,對情境思考的表達方法掌握不夠準確。要產生“意到筆也到”的效果,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對教學情境進行有效的整合,這樣才能產生、構建和拓寬寫作的思路,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進行情境整合,要讓學生看清情境蘊含的本質,找出情境中事物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與因果關系,要注重引導學生去想象,還要讓學生抓住重點,這樣才能為學生謀篇布局奠定基礎。
在對教學情境進行整合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來進行謀篇布局。一是通過教師講解來構建寫作思路。構思是作文謀篇布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對教學情境中的人物、事件等內容的講解,讓學生找到謀篇布局與立意構思的思路,并使學生找到素材在作文寫作中的運用與表達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構思能力。二是通過范文學習啟發(fā)學生寫作思路。要讓學生掌握如何把教學情境中收集的素材運用到作文中,如何將寫作技巧與學生的思路相結合,運用范文進行引導,或是教師通過對范文的分析,就能讓學生找到可參考借鑒的思路,從而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例如,筆者曾讓學生寫一篇有關“父母的愛”的作文,通過運用語言和音樂創(chuàng)設了頌揚父母無私奉獻的情境,學生進行了仔細的傾聽。隨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談一下對父愛母愛的體會和認識,學生也說出了很多事例,配合《天亮了》這首歌進行渲染情境氛圍,讓學生很受感動。最后對這些情境片斷進行整合,使學生認識到文章的寫作主題應為珍惜和感恩,抓住了情境創(chuàng)設的核心。
4.回顧教學情境,修改評價作文內容
對作文的評價與修改是提高寫作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做好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工作,就需要讓學生對教學情境進行全面的回顧,為此可采用如下方式對作文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一是回顧情境,正確評價。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寫作教學,其重點就是要讓學生以教學情境為中心開展寫作,而要對學生寫好的作文進行評價,也要緊扣教學情境,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評價時通過對情境的回顧,再次進入情境之中,回憶情境的內容和主題,檢查所寫文章的內容與主題思想及教學情境是否相符合,如果所寫作文的中心思想或寫作思路出現(xiàn)偏差,應及時進行修改。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宜采用多元主體評價方式進行評價,應充分發(fā)揮小組評價、學生相互評價、自主評價等作用,這樣就能對作文的評價更全面、更公正、更客觀,有利于下一步的作文修改。二是修改完善,提高質量。根據對情境的回顧和評價的內容,教師要求學生對作文進行全面的修改,修改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可以是學生自主修改、學生相互修改、教師修改、師生共同修改等多種方式,
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作文教學,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突破寫作教學的難點,因此,教師應注重加強對情境作文教學的研究,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梁文偉.情境教學法在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文學教育,2015(11).
[2]沈桂才.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7(4).
[3]汪凌云.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5(8).
作者簡介:曹芬(1984—),女,廣東廣州人,語文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寫作教學、古詩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