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周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必須要開展情感教學。情感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激發(fā),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提高?;诖?,本文詳細分析了在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情感教學;語文課堂;實施
在初中教學中,語文學科十分重要,其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還可以促使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良好形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感教學的方法進行,對文章進行有感情的解讀,將其想要表達的情感提煉出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感受文章感情,因此,本文對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的途徑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對情感教學氛圍進行創(chuàng)設
在一定的環(huán)境及情境下,人的情感會不斷產(chǎn)生。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文章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將其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例如,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雪》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這樣,在音樂中調動學生情緒,學生在歌聲中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冬季的冰天雪地以及粉妝玉砌,然后教師在音樂中有感情地進行朗誦,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且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激發(fā)。又如,教師在講解《故鄉(xiāng)》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多種故鄉(xiāng)的圖片,然后再向學生提問“從古至今,大量的詩人都寫過關于故鄉(xiāng)的詩詞,你們所熟知的有哪些?” 在學生積極回答完以后,教師可以繼續(xù)介紹,在故鄉(xiāng)的詩詞中,有的表達的是對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贊美,有的表達的是遠離故鄉(xiāng)的哀愁,還有的表達的是多年以后再次回到故鄉(xiāng)的激動之情,其中魯迅創(chuàng)作的《故鄉(xiāng)》就是寫其1919年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他在文章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我們隨著魯迅老先生一同去感受。這樣,教師便能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并讓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去感受魯迅老先生的悲歡。
二、通過朗誦體驗情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語言中融入大量情感,主要表現(xiàn)為語言節(jié)奏、語調的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還可以適當加入肢體動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這樣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教師與作者的情感,既能促進學生情感的有效發(fā)展,也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木蘭詩》時,必須先進行朗誦,學生在教師的朗誦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教師再在朗誦中有效融入詩歌的形象分析,之后再進行多次朗誦,讓學生看到木蘭鮮明的形象——勤勞、善解人意、勇敢的姑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到木蘭具體的形象,這既是從符號到旨趣的過程,也是學生情感培養(yǎng)的過程。又如,教師在講解《小石潭記》時,如果此時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是失望、悲哀以及痛苦的,那么教師在朗誦的時候必須放慢語調,音調也要適當放低;如果此時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是喜悅以及興奮的,那么教師在朗誦的時候要加快語調,音調也要適當提高,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朗誦中則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會主動模仿。
三、引導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陶冶學生情操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膾炙人口的文章,這些文章有描寫社會形象、自然風景的等等,這些文章將道德、品德及人情集于一體,且大量文章中都涉及了文學領域,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找到作者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共同點,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在對文章進行閱讀之前豐富的心理活動已經(jīng)存在,而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以后會達到一種更為理想的精神境界。作者在創(chuàng)作文章時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文章也是作者情感的承載,只有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魯迅老先生的《故鄉(xiāng)》中,主要的情感是對兒時記憶的懷念;在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中,主要情感是與父親之間濃濃的情感;在曹操的《觀滄?!分?,主要是對豪情壯志的一種表達。教師在對這些文章進行講解時,如果直接將文章的情感告訴學生,學生不僅不會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還會感到枯燥和無聊。在《背影》這篇文章中,假如讓學生先想想自己的父親,父親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那么學生就會帶著對自己父親的情感去閱讀這篇文章,這樣學生就能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對文章進行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就是情感教學,該方法的運用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提高教學效率,并且該教學方法還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孫靜.淺談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5(3)
[2]沈建紅.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