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豐琴 梁守燕 邢彥紅 邢延奎
摘 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其原意雖然是表述自己每天與別人、與朋友、與老師之間的交往需日日反省,但是將這句話用在學習當中也是十分恰當?shù)?。根?jù)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與要求,規(guī)范著老師的各種教學行為以及教學理念,現(xiàn)下,要求小學數(shù)學教師能夠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在日常數(shù)學學習中的反思習慣,學會在學習中不斷反思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主要針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shù)學反思的習慣展開細致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小學生;反思;培養(yǎng)習慣
我國當前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較為常用的教學手段往往還是以前老舊的“填鴨式”教學,即便隨著近些年來的新課程改革內容有所改變,但是大多還是只改變了教學方法的表面形式,其本質還是傳統(tǒng)的一套模式,可謂是換湯不換藥。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作業(yè),老師重視的主要還是學生最后的學習成績,卷面結果,忽視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一些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生固然可以取得較為優(yōu)異的成績,但是另外一些渴望學好,但是苦于沒有正確方法的學生成績往往就不盡如人意,既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又整體拉低了班級的綜合實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反思,反思學習過程中為什么對為什么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習過程中反思的重要性
老師常說學生學習一定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這個過程的主要核心思想與反思的作用沒有差別。反思可以是對課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個預習的階段并無老師的幫助,全靠學生自身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當遇到問題時,學生首先應該想到的是這個知識點哪里不會,為什么不會,充分思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這階段內容的理解,也能夠加深自身的記憶,方便學生在教師講解的階段去著重掌握和了解之前不懂的內容。
反思也可以是對課后復習過程中將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課后通過鞏固之后掌握理解,將之前為什么不理解的原因,何處不理解以及結果為什么這么得出來進行反思。這個過程不僅是反思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總結的過程,以及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由上述觀點我們可知在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的重要性以及意義。
二、對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各個階段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
1.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
在現(xiàn)在的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中,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每一個章節(jié)的重要內容,記住主要的公式以及理論。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習到的內容其實僅僅只占五分之三,剩下的部分還需要學生通過復習以及做題來鍛煉自己的能力。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教會學生學會反思,學會課后回顧、學會整理內容與思路,最后進行自我能力的一個評價,這些繁復的步驟其主要內容還是反思的內容。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做筆記,將重難點著重突出,還可以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集體討論,讓學生在共同合作中查漏補缺,取長補短,通過別人的觀點去反思自己的錯誤,以及評價自己的觀點。
古板的教學十分不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在每堂課結束后不要急著布置作業(yè),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去回顧課堂學習的內容,將學生的思路引領到課堂學習的每一個內容上面,讓學生在積極回答中發(fā)現(xiàn)有哪些內容是上課走神漏掉的重點,長此以往,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反思習慣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成績,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2.在解決課堂作業(yè)中反思自己的過錯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長期影響下的布置作業(yè)這個教學習慣延續(xù)了下來,在每堂課結束之后,老師會將課后作業(yè)布置給學生,以便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課堂作業(yè)難度不大,主要考察的內容主要就是課堂學習的內容,其中的錯誤大多都是課堂內容掌握不牢固,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本上的理論公式來尋找自己的錯誤,在尋找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改正自己之前的失誤,還能夠有效地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又一次的復習,便于加深學生的理解;而針對運算錯誤的題型要求學生重新運算,這部分運算錯誤的題型大多是學生粗心導致的失誤,只要學生再次用心計算,就能夠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3.在每個單元末進行一次綜合的反思
小學數(shù)學的教材大綱一般分為幾個單元,再細分為多個小章節(jié),而每單元都有一個知識主干,大多是在一個基礎公式或是內容上進行的延伸,因此,在每個章節(jié)末進行綜合回顧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老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將整個單元的內容從頭再梳理一遍,然后總結出一個樹狀的主干內容圖,讓學生理解每一個較為復雜的公式其實還是由基礎公式推演而來;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在本單元作業(yè)中較為容易出錯、漏記、混記的內容統(tǒng)一整理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記憶,并進行不斷的反思,并要求學生在反思中制作屬于每一個學生的簡單單元知識內容的分類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整理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非常重要,這個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階段,培養(yǎng)學生學會反思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與內容。教師引領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數(shù)學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反思,不僅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突出,也對小學生的生活以及習慣有一個較為良好的鍛煉,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林惠娥.淺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5(2).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 “十三五” 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民族地區(qū)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研究”(編號:GS[2018]GHB1341)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