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潤兄
摘要:新課改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課程目標指出初中數學教師要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發(fā)育,考慮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情感,利用情感這一非智力因素來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推動有效教學的改革進程。而且,有效教學本身就是以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宗旨的,本身便對情感教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便要積極滲透情感教育,促使初中生實現有意義學習。本文將從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優(yōu)化教學活動、根據學生學習心理優(yōu)化教學評價、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形式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常規(guī)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并不看重學生自身的情感發(fā)育情況,因為初中數學教師忙于在數學課上滲透數學知識,拓展知識容量。大多數情況下,繁重、層出不窮的數學知識都已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而這就將導致學生難以形成積極、愉悅的數學學習感官,也必將限制初中生的長遠發(fā)展。對此,初中數學教師也必須要滲透情感教育,切實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育情況,通過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感官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優(yōu)化教學活動
最常見的數學教學活動有兩類,一類是灌輸式的課堂聽講活動,另一類則是沒有盡頭的數學練習活動。且不說初中生是否能夠適應一成不變、枯燥無趣的數學活動,單純從學生的認知承受能力來說,這兩項常規(guī)活動也將嚴重影響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感官,消除學生可能產生的積極情感。因此,改善數學教學活動形式,豐富數學課堂內容,也就成為初中數學教師實施情感教育的基本方法。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客觀分析初中生的興趣愛好,據此拓展數學教學活動。比如,如果初中生的玩心較重,那么數學教師便可利用數學游戲來補充知識講解活動,以便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再如,如果初中生喜歡聽故事、尋內涵,那么初中數學教師則可補充數學史,切實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就如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一課教學中,學生們就需根據有理數的加減乘除與乘方知識來展開混合運算,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數感。但是,初中生對“數的運算”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十分消極,十分排斥機械、枯燥的計算練習。對此,筆者認真分析了學生們的學習心理,發(fā)現大多數學生依然對游戲活動抱有濃厚的好奇心。于是,筆者決定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課堂上設計數學游戲,希望學生們可以全身心地投身于運算活動。這個游戲規(guī)則為:學生需自主制作“數的發(fā)卡”,隨機選擇一個有理數或者是運算符號,然后將其戴在頭上;筆者會隨機播放動感音樂,要求學生隨意舞動、轉圈,由筆者隨機說出“正數”、“負數”或者是“0”,然后學生需自由組合,形成算式,保證計算結果與筆者的要求一致;反之,則被淘汰。比如,如果筆者說出“負數”,那么戴著(-3)、(+)(-2)發(fā)卡的學生則可自成一組,或者是戴著(-10)、(-)與(-9)發(fā)卡的學生也可自成一組。這個數學游戲有效改善了“數的運算”的訓練活動,便于初中生及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鞏固學生對有理數計算問題的思維認知,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數感與計算能力。
二、根據學生學習心理優(yōu)化教學評價
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實則就是學習情感的具體反映。比如,如果初中生本身是十分喜歡數學學習的,而且也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較為強烈的學習效能感,那么他們的學習心理便是積極的、主動的。但是,如果初中生十分抗拒數學學習,甚至存在厭惡情感,那么他們便會不自覺地抵觸數學學習,很難展開自主探究。因此,實施情感教育的第二步便是要全面觀察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心理。客觀來講,單一的考試評價是弱化學生學習效能感,增強學生受挫感的基本因素,讓許多學生都錯誤地將自己定性為失敗者。因此,為了優(yōu)化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心理,初中數學教師也要積極優(yōu)化教學評價,以多元的評價手段去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
就如在“升冪排列與降冪排列”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全面觀察了本班學生在探究多項式按照某個字母進行升冪排列與降冪排列的學習行為,及時賞識了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優(yōu)勢。比如,有少部分學生能夠全面觀察多項式的字母構成,快速找到升冪排列或降冪排列的順序與規(guī)律,積極解答相應的多項式計算問題,能夠得到最簡多項式。這些學生的認知能力很高,所以筆者也毫不掩飾地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能力,同時還鼓勵這些學生擔任小組長的身份,在四人小組內分享升冪排列與降冪排列的計算規(guī)律與解題思維。這就可以進一步考查學生對升冪排列與降冪排列知識的認知情況與數學表達能力,同時還可檢測學生的合作能力。因此,筆者也及時根據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預期探究目標及其完成情況分析了初中生的學習行為。比如,有一部分學生不僅可以自己及時內化本課重點知識,還能夠以簡明概要的語言幫助本組成員及時突破認知障礙,懂得聆聽與尊重,表現出了很好的合作能力。對此,筆者從這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效果出發(fā),肯定了生生互助活動的效益,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合作過程,由此客觀點評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學習品質,使學生及時意識到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精誠合作精神是十分優(yōu)質的。如此一來,初中生便會對小組合作活動更有自信,自覺參與合作探究與學習共享活動。
三、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形式
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處于遞進式、反復式增長狀態(tài),而且會隨著個人認知需求去探索未知的領域。但是,相對于被動接受,初中生更喜歡的是通過自主思考與全面探究去獲取新知,十分注重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且,青春期的客觀影響使得初中生當家做主的意識更加強烈,不再愿意被動聽從教師的知識講解。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客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借此優(yōu)化教學形式,既要以課堂探究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要積極利用數學實踐、“做中學”活動去拓展學生的認知方式,使其積極應用所學知識,并為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感到自豪與驕傲。
就如在“由立體圖到視圖”一課教學中,筆者認為初中生雖然以形象思維能力為主,但是空間想象能力卻處于低水平發(fā)展狀態(tài),所以他們很難通過想象來分析立體圖的三視圖特點。但是,初中生又十分善于積累感性認知,可以利用感性經驗去提煉抽象規(guī)律,由此突破學習難題。因此,筆者就在本課教學中組織了動手操作活動,引導初中生自主制作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幾何體的實物模型,然后利用這些模型引導學生從側面、正面與底部觀察三視圖,借此總結各個幾何體的三視圖特點。由于學生們在模型制作活動中已經對幾何體的三視圖有了初步了解,積累了直觀認識,所以他們很快便可繪制出各個幾何體的三視圖,也能因此感到興奮、自豪。如此一來,學生便可在動手操作、數學探究、數學觀察活動中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切實優(yōu)化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本課的有效學習經驗也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使其在平面與幾何知識中展開有效探討,從而全面豐富初中生的有效學習感受,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有效學習循環(huán)。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領域積極滲透情感教師實則是以學生為本這一新理念的教學體現,需要關注的是初中生的真情實感,通過各種策略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會,由此來保護學生的能動思維、主動學習意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滲透情感教育,全面開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從而不斷優(yōu)化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衛(wèi)衛(wèi).淺談初中數學情感教育[N]. 發(fā)展導報,2018-06-12(020).
[2]付美玲.初中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147.
[3]王龍慶.樂意學習,積極向往——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75.